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鹤壁名字的由来

鹤壁名字的由来

发表时间:2024-08-19 08:40:54 来源:网友投稿

鹤壁名字的由来是“鹤栖南山峭壁(鹤在南山的峭壁休憩)”。

中国周朝最大的诸侯国卫国的首都建在朝歌,卫国第18代国君卫懿公非常喜欢鹤,在宫廷朝歌的西北等处养鹤,因“鹤栖南山峭壁(鹤喜欢在南山的峭壁休憩)”而得名。最早见于唐开元年间,当时称鹤壁村,金代鹤壁为相州彰德府“五镇”之一。1953年改为鹤壁集乡,1957年,鹤壁建市。扩展资料:夏朝,现今鹤壁地域分属豫、冀、兖三州。商朝属京畿内地。商朝武丁、武乙、帝乙、帝辛四代君王都把鹤壁朝歌作为中国首都。周朝朝歌为卫国的都城403年。春秋时属卫、晋。战国时先后属赵、魏。公元前510 年,齐桓公在鹤壁西牟山侧设中牟邑,公元前425 年,赵国迁都鹤壁中牟(山城区鹿楼乡故县一带)。西汉初年置黎阳县(今浚县)、朝歌县(今淇县)、荡阴县(鹤壁属之)。东魏孝静帝天平元年(543 年),废荡阴县入邺。隋开皇六年(586 年),复置荡阴县。开皇十六年(公元596 年),改荡阴县为荡源县,治所在故县(今鹤壁市郊)。唐、宋、元时期,鹤壁地域建置多有变化。黎阳曾为郡、军、府、州治所,朝歌曾为州、郡治所。明初置浚县、淇县、汤阴县(鹤壁属之),分属大名府、卫辉府、彰德府。民国时期浚县、淇县、汤阴县属河南省河北道,后改属第三督察专员公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浚县、淇县、汤阴县属平原省安阳专署。 1953 年改属河南省安阳专署。1954 年,淇县并入汤阴县(1962年恢复淇县建置)。1957年3月,汤阴县地置鹤壁市,为省辖市,委托安阳专署领导,后改为省直接领导。1958年12月,安阳专署撤销,鹤壁市曾一度归新乡专署领导。1960年10月 —1961年11月,汤阴县曾一度划归鹤壁市(后划归安阳)。1986年1月,浚县、淇县划归鹤壁市管辖。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鹤壁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鹤壁集镇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