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名词解释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名词解释

发表时间:2024-08-19 08:58:19 来源:网友投稿

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

教师进行职业道德修养的原因:自古以来,学校都是育人的场所,既担负着教育学生长知识的任务,又担负着教育学生修德行的任务。作为教师劳动的对象是尚未成熟的儿童和青少年。他们的可塑性很强,有思想、有感情、有意志、有个性,而不是无生命、无思想活动的自然物。所以教师要在各方面起到表率作用,起到“以身立教”的作用。教师的表率性对学生的影响并不是机械的、呆板的,而是生动的、潜移默化的。教师劳动的“产品”应具有高质量,既要求每个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又要注意因材施教,更好地发展各类学生的个性。而且教师的劳动产品不同于工业产品,既不能生产“次品”、“废品”,更不能生产“危险品”。所以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和教育,对于把青少年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教师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勤学、慎独、内省、兼听、自律。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要加强职业道德修养。

1、要勤学,不但要学政治、文化,而且要学教育学、心理学、法律。要不断用学习来充实自己,以适应新形势教育的需要。

2、要慎独,不计较个人得失,以坦荡、无私的心境干好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

3、要内省,通过自己不断的反省,回顾和总结工作中的得失,“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要兼听,就是要正确处理好个人与领导、教师、家长的关系,要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建议和批评,要克服“文人相轻”、互不服气的不良风气。

5、要自律,用人民教师的道德规范来衡量自己、约束自己,真正做到处处以身作则、事事为人师表,以自己较完善的人格和高尚的符为去影响学生,促进学生良好人格和行为的形成。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