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有神雕侠侣吗
《神雕侠侣》的创作年代,是一九五九年。
这个年代相当值得注 意。金庸在五十年代的末期,已经创造出了两个极其突出的人物。一个 是完全不通世道人情、种种社会规范的「小龙女」,一个是深诸人情世 故、身怀绝技,但是却无视于自己所熟悉的环境的压力、一意孤行的「 杨过」。这两个人一个是自但是然,不自觉地反抗着社会,一个是有 意要做社会的叛逆。 其所以要各位特别注意《神雕》的创作年份,是因为就在六十年代 一开始,世界各地,青年人的主导思想,就是叛逆,而叛逆的类型,又 都是脱不出自觉和不自觉的两种类型。金庸所写的叛逆,是杨过和小龙 女对当时宋朝社会的叛逆。但是在人性上而论,放在任何时代皆可适合 ,这是《神雕》在创作上最大的成功。 《神雕》从头到尾,整部书,都在写一个「情」字。「问情是何物」 ,是全书的主旨。 书中所写的各种男女之情,各种不同性格的人所遇到的不同爱情, 有的成为喜剧、有的成为悲剧,可以说从来没有一部小说中,有这么多 关于爱情的描写。 《神雕》中不但有「情花」,可以致人于死,也的「黯然销魂掌」 成为至高无上的武功。甚至到最后线时,还有郭襄暗恋杨过的小女儿之 情。 《神雕》是一部「情书」,对爱情描述之细腻,在金庸其他作品之 中,甚至找不到差可比拟的例子。 《神雕》中,郭靖、黄蓉和杨过之间的冲突,是社会规范和人性的 冲突。在冲突的过程中,黄蓉甚至运用了阴谋,本来已占上风的黄蓉尚 且要如此,可知人性挣脱枷锁的力量是何等巨大。 《神雕》中杨过历尽种种艰苦,而成为一代大侠,接受了郭靖「侠 之大者」的训言,但是杨过还是杨过. 郭靖替他取名字:「名过,字改 之。」是一种希望,他失望了,杨过没有改变他的本性,这正是金庸在 《神雕》中特别强调的一点. 《神雕》整部书的结构,有一个最大的缺 点,就是小龙女和杨过在不能不分开的情形下分开,黄蓉编了一个谎言 ,使杨过充满希望,等了十六年。这十六年对一个深切认识到爱情是 什么的人而言,是极度痛苦的煎熬。结果是十六年后,小龙女、杨过重 逢,喜剧收场。 杨过在《神雕》中,自始至终,是一个悲剧性格的人物,小龙女也 是,因为他们和当时社会,完全不能相合。杨过、小龙女重逢,对读者 而言,是一个大喜讯,人人额手称庆,但对整部小说而言,却是败笔. 试看小龙女再出现后,哪里还有什么江芒可言?远不如让杨过一直悲剧 下去好得多了! 金庸原来的创作意图如何,不得而知,但是就小说论小说,《神雕 》从一开始起,就注定是一个悲剧,是不是为了迁就读者的意愿,硬将 之改成喜剧,不得而知。 作为读者之一,如今说得口硬,但在看《神雕》时,也希望小龙女、 杨过重逢,虽然在掩卷之后,一再认为悲剧可以使《神雕》更完整,也 相信金庸在创作开始时,也以悲剧为主旨,不然,何必让小龙女给一个 毫不相干的道士奸污?金庸在写《神雕》的时候,喜剧收场,绝对可以 谅解,因为那时,正是《明报》初创时期,《神雕》在《明报》上连载 . 菲是小龙女忽然从此不见,杨过凄凄凉凉,郁郁独生,寂寞人生,只 怕读者一怒之下,再也不看《明报》。但在修订改正之际,仍然保持喜 剧收场,却有点不明所以了。 现在,因为《神雕》喜剧收场,所以谈论的人如区区,才能提出应 该是悲剧,小龙女不应复出。但如果金庸真的这样写了,一定不答应, 要他改成大团圆结局。谁真能忍受小龙女就此消失,杨过伤心致死?写 小说之难,由此可见一斑! 《神雕》中,金庸表现了一种观念上的矛盾。一方面是人性的自 然发展,另一方面,是为国为民的传统思想。这种矛盾在杨过的任性 和郭靖的忠诚上,屡起冲突。但它应该如何,金庸并没有下结论,郭靖 还是郭靖,杨过还是杨过,谁也改变为了谁. 这当然是金庸在当时自己 的思想方法上,只是出现了矛盾而未的结论之故。 《神雕》中有一只高傲的大鹰。《神雕》中巨雕是实,《射雕》中 的雕是虚。 有人非义《神雕》中杨过在襄阳城外,击毙蒙古皇帝的情节:「与 历史不符」。这种批评拘泥不化之甚。在详细写了杨过的一生经历之 后,杨过击毙蒙古皇帝的一节,正是雷霆万钧的力量。宛若郁郁之下的 豪雨,何等酣畅,何等大快人心!或曰:历史上根本没有这样的事!答 曰:中国历史上根本没有杨过,外国历史上又何尝有一个王子叫哈姆雷 特!《神雕》的主题曲是:「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