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的词源是什么意思
在西方世界中,“课程”一词由拉丁语“currere”派生而来,最初作为名词时,其意思是“跑道”或“足迹”。
后来该词逐渐演变为指学生在学校所学习的课程或学科,以及教师为这些学科所制定的教学计划或课程表。在西方世界中,“课程”一词由拉丁语“currere”派生而来。这个拉丁词的原意是“跑道”或“足迹”。在教育领域中,它的含义逐渐演变为指学生在学校所学习的课程或学科,以及教师为这些学科所制定的教学计划或课程表。从历史上看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等人已经开始了对教育内容的探索。他们注重对智慧和真理的追求,强调通过对话和质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这种教育思想对后来的西方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中世纪欧洲出现了修道院式的教育模式,以神学为主要学习内容。随着时间的推移,世俗教育逐渐兴起,各种学科开始进入学校,如文学、数学、科学等。这些学科的设置和安排逐渐形成了现代课程的雏形。到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开始盛行,强调对个人能力和兴趣的培养。这一时期的教育家和教育改革者开始关注课程内容的设置和教学方法的改进。例如意大利教育家蒙田主张通过实践和体验来学习,反对死记硬背;英国教育家洛克则强调培养绅士品质,注重体育和手工艺等实用技能的学习。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教育开始注重实用性和效率性。课程内容的设置更加注重科学和技术方面的教学,以满足工业生产的需求。同时班级授课制也开始普及,统一的教学计划和课程表成为主流。这种教学模式一直延续到20世纪初。20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转变,西方世界的课程观念也不断发生变化。从20年代的“进步主义”课程观念到60年代的“学生中心”课程观念,再到90年代的“多元文化”课程观念,课程设置的目标和方法都在不断地调整和改进。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