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工作被欺负辞职软弱,离婚不软弱
朋友小张踏进社会已经有三年了,三年时间换了十几份工作,他何止是动不动就辞职,而是时时刻刻都在想辞职。
受到某些知识付费平台的鼓吹,朋友小张一直坚信自己异于常人,每天热衷于听一些音频节目,尤其是对一些形而上学的东西,感到非常感兴趣。久而久之呢小张就越发看不起那些初级的工作,认为自己“高人一等”。每次入职不到一个月,他就开始挑刺了,各种公司不好,员工不对,政策方针有问题,执行力差,什么毛病都能挑出来。这种情况下小张待不到一个月,就会下定决心离职。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公司太菜,遇不到自己心中的理想公司等等。直到现在三十岁的小张依然拿着试用期的工资。
一、员工动不动就辞职,有多可怕?忘记是胡适先生还是谁说过这么一句话,“少谈些主义,多讲些实际。”今天的很多90后员工,尤其是空谈主义。他们在大的问题上,能够说得十分精细见解也够独到,但实际操作下,是龙是虫立马见分晓。又或者一些员工经常以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动不动就闹离职,闹旷工,在我看来这是非常不好的。工作的意义是为了什么?除了自身的价值彰显之外,就是为了金钱。不管你说再多,要么为了实现自我、要么为了金钱。但很多离职的原因都是,领导不喜欢、工作模式不喜欢、同事不喜欢。但实际情况又是,时间几乎没有完美的公司。任何事物都存在缺陷和不完美,这是物理规律。但总有些人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永远觉得自己的工作不够好,自己的事业不够完美,永远想着下一家公司是“西瓜”。但殊不知下一家公司也有可能是芝麻。员工频繁的离职,会让我们的资源和能力几乎停留在原地,得不到发展,看不到希望,甚至也不会有升职加薪的机会。这是非常可怕的后遗症。尽管在职业规划中,有“不断试错”的概念在;但我们也应该知道另一点,那就是“试错成本”。我认为在24岁以下的职场人可以不断跳槽、离职,寻找自我价值的高点或者行业的壁垒点。但对于24岁以上的职场人来说就应该以自我发展不断纵深向下挖掘为主。离职不可能到了三十岁还不断离职。
二、决定离职的“正确因素”频繁离职的危害,不用多说,没有经验、没有学识甚至无法积累能力等,这都是频繁离职的危害。那么如何正确离职呢?或者说,什么情况下才应该考虑离职?首先必须要说明的是,离职不是一件小事,我们需要以理性和辩证的方法来看待离职这件事。情绪观、不理智、小冲突等不应该是我们离职的借口和理由。那什么才是“正确离职”的姿势呢?1.公司理念不合这里所指的理念,是公司大方向和自己职业前景有所冲突的理由之一。且这种理由一般适用于中高层管理,因为对于普通职员来说其实没有什么所谓的理念不合,因为距离还很远。但到了中高层管理者,公司的理念和未来自己的发展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和冲突。比如业务重心调整、组织架构调整、股权调整或者是人事调整等。因为对中高层职员来说自己的别的机会也多,甚至是好的机会也多,所以这个理由就显得很有必要。
2.薪资不到位这点可谓是非常经典的理由了。钱不到位如何开展业务呢?付出和回报不成正比,这点是值得作为职员的自己理性思考是否应该离职的关键性因素。除了以上两点之外,人际关系和公司前景模式,其实不是身为职员的我们应该去考量的。诚然人际关系的确会影响到具体的决策和模式,但如非必要,盲目离职绝非明智之举。离职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小事情。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