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最好的一本书
鲁迅最好的一本书是《铸剑》。
10月19日是鲁迅先生的忌日,在前一天,莫言在他的公众号上发布了一篇23年前读《铸剑》之感想的旧作,以表达敬仰怀念之情,文中他表示,“《铸剑》是鲁迅最好的小说,也是中国最好的小说”。《铸剑》1、《铸剑》是鲁迅晚年所作《故事新编》中一个短篇小说。《故事新编》是“神话、传说及史实的演义”,也就是说,要将古代神话、传说以及史实,加以点染、虚构(“演”),以传达某种历史和现实精神(“义”)。
2、鲁迅曾自称《铸剑》是“取材自幼时读过的书”,“我只是给铺排,没有改动的”。据查在《吴越春秋》、《列异传》、《搜神记》等都有这一故事的记载,而鲁迅的情节与原本没有太大出入。
3、但鲁迅自有其发挥与创造,所谓“新编”,是身处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他对民族故事的再认识与重写,一次古人与今人的精神相遇与对话,其间自然要渗透新的时代精神,以及鲁迅个人的内心体验。《铸剑》为什么能够被称作“中国最好的小说”?1、它本质上是一个复仇的故事,情节并不复杂。莫言认为眉间尺为报父仇,毅然割下自己的头颅,交给一言相交的黑衣人宴之敖者,而黑衣人在紧要关头,按照预先的设计,挥剑砍下了自己的头颅。
2、这种一言既诺,即以头颅相托和以头颅相许的行为,正是古侠的风貌。而武侠小说中本来应有的分寸感和张力,在《铸剑》中得以凸显。剑的精神与黑色的人《铸剑》的题目本身,就体现了鲁迅自己的理解与创造。小说最初于1927年发表于《莽原》时,题为《眉间尺》;1932年编入《自选集》时又改题为《铸剑》,这一改动,正是要突显“剑”的形象与“铸剑”的意义。于是我们就注意到小说中关于“铸剑”的场面描写——那也是一段鲁迅式的文字:“当最末次开炉的那一日,是怎样地骇人的景象呵!哗拉拉地腾上一道白气的时候,地面也觉得动摇。那白气到天半便变成白云,罩住了这处所,渐渐现出绯红颜色,映得一切都如桃花。我家的漆黑的炉子里,是躺着通红的两把剑。你父亲用井华水慢慢地滴下去,那剑嘶嘶地吼着,慢慢转成青色了。这样地七日七夜,就看不见了剑,仔细看时,却还在炉底里,纯青的,透明的,正像两条冰。”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