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老师都有勇气去找寻最真实的自己
——读《教学勇气》有感 我想 我想告诉我认识的人,这本书的译者是那样朴素,可她的作品却是那样启人深思; 我想告诉所有人,读了这本书,你会撕掉所有虚伪的面具; 我想告诉全世界,如果没有读这本书,你的生活将是不完整的人生。 一、缘起: 第一次知道《教学勇气》这本书是在第五届教师博览会上。当时的会议已进行到下午,大家都昏昏欲睡。这时漂亮的主持人用了许多丰富的语言来介绍这本书,让人不由得想去听一听,在内心的千呼万唤之下,这本书的译者吴国珍老师缓缓登场。当时的我如初生毛犊,竟然不知吴国珍为何人,只知道她是北京师范大学的一名教授。当时听到他娓娓道来《教学勇气》的一些理念,心中受到了很深的启发,心潮澎湃之下就在手机上购买了这本书。不久后这本书就到了,到了之后的我没有力气打开它,一直把它尘封于书柜。直到推荐用书中,李镇西老师强烈推荐了《教学勇气》20周年纪念版,我才记起原来我还有一本书尘封书柜之中。 于是连忙找到这本书,拍拍封面上的灰尘。著名作家帕克.帕尔默的笑脸就印入了眼帘。怀着好奇轻轻的翻开这本书,第一页就被这本这首诗深深吸引住了。“我,曾历经沧海桑田,带着别人的面具,不断迷失,失去我自己……如今我终于变回我自己。——萨敦《如今,我终于变回我自己》”这本书究竟讲了什么?里面又会是什么样的内容?被这本书深深吸引,带着强烈的好奇,我打开了它。 二、深入 第一次拿到这本书,我就欲罢不能。他说的那种真的太好了。而且很多就是我教学上的误区。“我教过成千上万的学生,参加过很多教学研讨会,观摩过其他老师的教学,阅读不少教学著作,反思了自己的经验,也积累了一大堆实实在在的办法。但是每逢走进一个新的班级,好像一切又都要重新开始。”这样的描述就是我的困惑,也是我的现状。我是否在拿着昨日的船票登上今日的新船?我是否在重复着昨天的故事?我的家庭和工作如何才能兼顾?我怎样才能既家庭美满又事业成功?我该如何改变这一些现状呢?或者我该为改变这样的现状付出些什么? 书中的第一个观念就深深地吸引了我: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真正好的教学来自教师的自身认同与完整。 说的多好呀,很多时候我们总是被分离着。我们一直被一些世俗的观念所蛊惑认为分离才会获得真理,但实际上分离使我们永远没有获得属于自己的真理。 我们把头脑和心灵分离,其结果是头脑不知道如何去感知,而心灵不知如何去思考。 我们把事实与感觉分离,其结果是如今是世界冷漠和疏远的冷酷事实和把事实降低成跟着感觉走的盲目情感。 我们把理论和实践分离。其结果是理论跟生活无关,而实践也未必得益于理论。 我们把教与学分离,结果是老师只说不听学生只听不说。 很多时候我们要求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问题。可这种既不带有冷眼旁观的现实主义,也不带有天真浪漫主义的思维,二者的结合容易造成一种毁灭性迟钝的简单。我们需要整体的思考,世界,我们只有在世界中开拓了生命力,我们才会在学生和自己的身上开拓生命力。 三、找到自身价值认同 帕克帕尔默说:“优秀教学不能被降格为技术,优秀教学源自教师的自身认同和自身完善。”所以老师也要学会将自己的工作和家庭融为一体。 还记得今年是10月14日,是我表弟结婚的日子。按照以前我的想法,我是不想去参加的,因为我的工作最重要。可是表弟是五姨的独生儿子,我们家的人因为有的很远,一个都没有去,而我离得那么近。我为了工作抛弃了亲情,这是我要寻找的自身认同和自身完善吗?我反复问自己。答案是否定的,受了帕尔默思想的影响,我告诉自己要遵从你自己的内心而不是因为制度。只有遵从自己的内心,才会让人的生命焕发活力与自信,也才会更加拥有生命的完整。我调整好课表和其他老师换了课,准时去了表弟的结婚现场。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仪式,但对于我而言,对于他和他的家人以及我们的亲人而言,我是他婚礼的见证人。所以我没有后悔,而我如果没有去参加她的婚礼,我将会后悔。这也是一种自身的完善与认同吧! 四、寻找共同体 在现在这个报团取暖的社会,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我们要学会把“我”变成“我们”。所以需要有共同体。而共同体系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独立的个体做出发自内心的决定决定过一种不再分离的生活,为自己在制度之外寻找生活的中心。 第二阶段:这些个体开始彼此发现对方并形成志同道合的共同体,以提供相互支持和发展共享愿景的机会。 第三阶段:这些社群开始走向公众学会将他们个人的关注转化为公众问题,并且在此过程中接受充满活力的评论。 第四阶段:一个选择性激励系统开始出现以支持变革的软件,并施加压力使奖赏激烈系统的标准发生变化。 说的简单一点,就是一个人有了想法,然后找到了志同道合的团体成为了一个共同体。这个共同体做出了成就,将其光芒洒向更远的地方,在这过程当中,共同体的人们获得了成就,而那些成就物质或精神的,让他们获得新的认知,心灵得到了完善与发展,这就是最后的阶段,也是第四阶段。 当然除了这些帕克帕尔默还告诉我们要勇于去探索。因为如果我们一直过着一种一成不变的日子,当有一天这条路被人堵死的时候,我们会怨天尤人,把责任都推到外部力量中去,而不去追究自己的责任。而只有我们寻找身心共同体,不断突破自我,才能够找到最真实的自己。这就正如我们刚开始兜了一个圈,然后又回到了本书开始的地方:回到我们每个人内在的力量,跟我们自身之外的种种力量联合,义无反顾的一同去创造世界。其实也是寻找共同体的第四阶段。 在教育领域,如果我们对自己内心的心灵导师和真理的共同体不忠诚,那么我们就可悲的伤害了我们自己,我们的学生以及我们的知识所宠幸的那些事件的伟大事物。如果你与我们同在,忠诚于我们,你就带来了丰盛的祝福。这是给一代又一代学生的祝福,他们的生活已经被那些具有教学勇气的教师改变。这种教学勇气是从真我与世界的景观中最真实的地方开始的,是引导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去发现、去拥有、去探索、去栖身于此的勇气。 美国作家帕克.帕尔默的《教学勇气》我是从9月16号开始看的,直到今天10月28日,我才看完了第一遍。看完第一遍就让我获得了如此多的收益,这就是名著的价值。 我愿意用接下来的时间再次反复研读这本书,它打通了我的任督二脉,颠覆了我以前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我相信每次去读这本书,我都会有不一样的发现。因为拥有了教学勇气,我才会有勇气去寻找自身心灵的完善。 ——2020.10.28 第一次看完《教学勇气》读后感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