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怎样统计物流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怎样统计物流

发表时间:2024-08-19 10:22:40 来源:网友投稿

社会物流统计核算由总量指标和行业指标组成。

总量指标根据物流相关行业、产业统计数据与企业物流统计调查资料进行核算,需要核算的物流指标有社会物流总额、社会物流总费用、社会物流总收入和物流业增加值等。行业统计指标则主要依据企业统计调查资料汇总取得,需要计算的行业统计指标有行业平均物流费用率、行业平均运价、行业物流业务外包率等。社会物流核算的指标:

一、物流业增加值:增加值指常住单位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新增价值和固定资产的转移价值。物流业增加值是物流行业在一定时期内实现的,以货币表现的最终服务成果。货物经过物流活动前后的价值之差,在扣除物流成本后就是物流活动所创造的物流业增加值。物流业增加值可以反映物流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物流统计指标体系中的核心内容。物流业增加值的构成涉及到物流统计各子行业的增加值。物流业增加值的核算方法有生产法和收入法。生产法是从增加值生产的角度计算的,即从物流总产出中减去物流业中间投入后的余额。收入法是一种按照各生产要素在生产中得到的收入份额的计算方法,是按照原始收入来反映最终成果的,包括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和营业盈余四项。

二、社会物流总费用:是指一定时期内,国民经济各方面用于社会物流活动的各项费用支出。社会物流总费用=运输费用+保管费用+管理费用(一)运输费用:指一定时期内,生产和使用企业在销售或购进物品的过程中,由于物品运输而支付的全部费用。运输费用=水上运输费用+民航运输费用+公路运输费用+铁路运输费用(二)保管费用:是指社会物流活动中,物品从最初的资源供应方(生产环节、海关)向最终消费用户流动过程中,所发生的除运输费用和管理费用之外的全部费用。保管费用=仓储总费用+利息总费用+增值服务费用+保险费用+货物损耗费用在保管费用中:

1、仓储总费用:是指社会物流活动中,为储存货物所需支付的费用。

2、利息总费用:是指社会物流活动中,物品从最初的资源供应方(生产环节、海关等)送达最终消费用户的过程中,因为流动资金的占用而需承担的利息支出。

3、增值服务费用:是指社会物流活动中,支付的配送、包装、流通加工费用。

4、保险费用:社会物流活动中,为预防和减少因物品丢失、损毁造成的损失,与社会保险部门共同承担风险,向社会保险部门支付的物品财产保险费用。

5、货物损耗费用:社会物流活动中因物品的损耗,包括破损维修、完全损毁导致的价值丧失。同时也包括部分时效性要求高的物品因物流时间较长而产生的折旧贬值损失。(三)管理费用:是指社会物流活动中,物品供需双方的管理部门,因组织和管理各项物流活动所发生的费用。

三、社会物流总产出:物流相关行业的营业收入的总和。社会物流总产出=运输业收入+保管业收入+管理业收入四、社会物流总额:一定时期内,初次进入社会物流服务,已经或正在送达最终用户的全部物品的价值总额。从国内物品初次来源看,一定时期内,能够进入社会物流领域,需要经过社会物流服务,送达最终用户的物品,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进入社会物流领域的农林牧渔产品商品总额,简称农产品物流总额;

(二)进入社会物流领域的工业产品商品总额,简称工业品物流总额;

(三)进口货物物流总额,即进口总额;

(四)进入社会物流领域的再生资源商品总额,简称再生资源物流总额;

(五)单位与居民物品物流总额,包括铁路、航空运输中的行李、邮递业务中包裹、信函、社会各界的各种捐赠物、单位与居民由于搬家迁居形成的物品装卸搬运与运输等。社会物流总额=农业物流总额+工业产品物流总额+进口货物物流总额+邮政业务物流总额。供参考。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