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地震的震级是怎么计算出来的

地震的震级是怎么计算出来的

发表时间:2024-08-19 10:26:37 来源:网友投稿

通常人们用震级来描述地震的大小。

地震震级是对地震本身大小的相对量度,用M 表示,强制性国家标准GB 17740—1999《地震震级的规定》规定了我国地震震级的计算和使用要求,即通过地震面波质点运动最大值(A/T)max进行测定,计算公式如下:M = lg(A/T)max + 1.66 lgΔ + 3.5式中:A——地震面波最大地动位移,取两个水平分向地动位移的矢量和,单位为微米(μm);T——相应周期,单位为秒(s);Δ——震中距,单位为度(°)。测量最大地动位移的两个水平分量时,要取同一时刻或周期相差在八分之一周之内的振动。若两分量周期不一致,则取加权和:T=(TNAN+TEAE)/(AN+AE)式中:AN——南北分量地动位移,单位为微米(μm);AE——东西分量地动位移,单位为微米(μm);TN——AN的相应周期,单位为秒(s);TE——AE的相应周期,单位为秒(s)。 在实际的地震观测工作中,地震震级M应根据多个台站测定结果的平均值确定。 该标准还规定,各级地震部门提供地震信息,新闻机构报道我国地震新闻,各级政府发布地震预报,各级地震部门制定监测预报方案、防震减灾措施时以及在各种社会应用中,均应使用该标准规定的M来表示地震震级。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