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痛悔之事
人的一生免不了要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而一旦认识错误便会痛悔之极,以后一想起自己曾犯过的错误就自感脸上无光。
犯过品质错误(如曾有偷窃行为或生活作风问题)者更是讳莫如深。如果听到有人说起类似的错误,就会有芒刺在背,无地自容之感。有极少数人以触别人的痛处、犯别人的忌讳为乐事,这是很不道德的表现。即使无意中的犯忌,也有可能影响朋友感情和同志关系。一个有修养有道德的人,说话时总是尽量避讳。避讳作为一种修辞手法,是对同志和朋友的尊重,实际上也是对自己的尊重,不仅有利于人际关系的处理,而且有利于工作的开展。那么该怎样避讳呢?(一)慎言相避。跟人说话时先要了解对方的情况,着重掌握有无忌讳。对方的忌讳之物要视为禁区,十分谨慎地避开,以免触痛对方。在谢顶者面前不说“亮”,在高考落榜者面前少炫耀自己的大学生活,在久婚不育者面前别谈生儿育女事,在官运亨通者面前岂能描摹他昔日潦倒失意的窘态,在曾有偷窃行为者面前莫议《十五贯》中的娄阿鼠。慎言相避的关键是在得意时切忌自我吹嘘。自我吹嘘很可能会无意中犯忌。
(二)婉词相代。有时无法避开交谈对象的忌讳之物,则不妨以婉词相代,尽量不使人过于难堪。例如某大龄青年因择婚屡屡受挫而灰心丧气,而你有意为他牵线搭桥。“假如你还没有找到对象,我想为你介绍。”如此直言相告必定犯其忌讳,令人扫兴。“假如您对个人问题还没有考虑成熟,我愿意提供一位较合适的人选,您意下如何?”这样以婉词相代,给对方有“主动权在我手中”之感,自尊心得到充分尊重,有关介绍对象的交谈就能顺利进行。
(三)巧言相贫。说话再谨慎的人也难免有冒犯别人忌讳之时。如果突然发觉因自己失言而刺伤了别人的自尊心,该怎么办?这时,切忌慌乱之中作说明,因为愈想说明,结果必定越说越不明,弄巧成拙。最明智的方法是用巧妙的语言岔开话题,使双方及时从困境中解脱出来。例如甲、乙两位老同学周日闲谈,说起甲的哥哥年近三十而仍孑然一身,甲随口说:“他曾谈过几个,都因女方嫌他个子太矮而告吹。”说到这里,甲猛然发觉自己失言,因为乙的个子更矮,而且也所以而苦恼。此时甲急中生智,忙说:“其实,有资料表明,矮个比高个更精明,寿命也更长。就说我哥哥吧,他最近翻译出版了一部英国长篇小说,你是英语教师,我正要请你指正呢!”如此岔题,天衣天缝,妙不可言。避讳不仅是语言艺术问题和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问题,更是对待朋友和同志的态度问题。要想真心诚意地和别人交往,千万别伤害对方的自尊心。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