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三农是指什么

三农是指什么

发表时间:2024-08-19 12:22:38 来源:网友投稿

三农是指农业、农村和农民。

所谓“三农”问题,就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研究三农问题的目的是解决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农村稳定上的问题。实际上这是一个居住地域、从事行业和主体身份三位一体的问题,但三者侧重点不一,必须一体化地考虑以上三个问题。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应对农业发展问题,不仅要着眼于三农本身,而更应注重从“三农”之外即各自对立面采取对策。农业易相发展理论对于化解“三农”问题的意义在于对立统一、相互转化的三个方面: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新型化、功能多元化及人本化;农村城镇化及社区化、均等化、农场化;农民新型非农化、职业化。三农的巨变1、“南粮北运”格局逆转为“北粮南运”东北地区曾是历史上的关外“不毛之地”,如今已演变为我国粮食最主要产区。目前东北四省区(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秋粮产量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北大仓”黑龙江,自2011年起连续四年成为我国产粮“状元”,年粮食总产量占全国十分之一强。这也使得中国几千年来“南粮北运”格局逆转为“北粮南运”。史书记载明朝京杭大运河从南向北运粮的漕船达9000多艘,清朝每年从南方征收北运的漕粮多达400万石。如今在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安徽、江西等全国5个粮食调出省(区)中,东北地区就占了3个。

2、从“牛耕马犁”到“机声隆隆”“牛耕马犁”是我国数千年来传统农业的真实写照,如今已经难觅踪迹。在广袤农田里,“高大威猛”的农业机械大显身手。目前我国小麦生产基本实现全过程机械化,水稻机械种植、收获水平分别从十年前的6%、27%,提高到现在的38%、81%,玉米机收水平从2%提高到55%。根据国际发展经验,当农机化水平达到40%时,农机化就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农业部预计2015年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62%,正在快速追赶世界先进水平。

3、农业电子商务时代到来社员网是契合国家“三农”发展战略和要求。依托手机APP社员汇,链接国内优质农庄和消费者。从源头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让绿色农产品一键到餐桌。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