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说蒲松龄的《长清僧》阐述了真正的得道高僧
在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中,除了佛教、道教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以外。
得道高僧也是非常受到人们的爱戴,所谓得道高僧顾名思义:就是寺院里一些很有名的高僧,这些人都是备受人们的敬仰和爱戴。古时候有位学者叫蒲松龄,他就为得道高僧专门出了一本书,书名为长青僧。那么这本书里是怎样阐述了真正的得道高僧呢?一、面对内心的欲望,能不为所动。长青僧里描述的高僧,面对自己的诱惑时是不为所动的。什么叫欲?欲就是,比如我想吃一根香蕉,吃完了以后觉得还想吃,这次想吃十个香蕉,这就叫做欲。普通人面对自己的欲望都是能够满足就会满足,但是欲望这个东西,是永远不会感到知足的,欲望只会越来越大,从来没有将欲望填补这一说。所以得道高僧在面对自己内心的欲时,可以选择忽视。欲也是由于外界的欲望造成的,所以得道高僧,都是排除外界的干扰,将自己内心的欲望清除为零,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自己的内心无忧无虑对什么东西都提不起来兴趣,每天只想着念经,从而达到得道高僧的最高境界。
二、与世俗分裂。有许多的出家和尚,在最后都没能抵住外界的诱惑,与世俗挂钩成为了凡人。在长亲僧中的得道高僧是一位家里而有钱的富二代,但是这位富二代一心只想着念经吃斋。面对那些外界的诱惑,他没有被屈服反而坚守自我,十年如一日的念经。他深知自己要想达到得道高僧的地步还差远了,于是他每天都加以修行念经。所以蒲松龄在书中所写的得道高僧,才是真正的得道高僧放弃世俗的一切,只为成为一名高僧。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