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小儿语的影响之一是开创了蒙学读物一种新的类型

小儿语的影响之一是开创了蒙学读物一种新的类型

发表时间:2024-08-19 13:17:15 来源:网友投稿

小儿语的影响之一是开创了蒙学读物一种新的类型是正确的。

小儿语小儿语明代吕得胜、吕坤父子编选。吕得胜字近溪,河南宁陵人,生活在嘉靖时。他很关心儿童的教育工作,主张儿童有知识时,就要进行正确教育。当时民间流传一些儿歌,如“盘脚盘”、“东屋点灯西屋亮”之类,他认为这些儿歌对儿童固然无害,但对品德修养以及后来的发展也没有什么好处。于是他编写出新的儿歌,用来代替旧的儿歌,是以成此书。此书语言浅近,人人明白。用四言、六言、杂言(字数不相等)的语言形式,宣传一些做人的道理,其中有消极的成份,也有每个人应该具有的良好品德。此书问世以来,很受欢迎,比较普遍的流行于民间,所以影响很大。知识拓展:蒙学读物,中国古代专为学童编写或选编的,在小学、书馆、私塾、村学等蒙学中进行启蒙教育的课本。又称蒙养书、小儿书。它不包括蒙学中学习的儒家经书,如《论语》、《孝经》等。中国古代的蒙学课本是从字书发轫的。汉书·艺文志记载周代的《史籀篇》,是著录于史册的最早的蒙学课本。秦代为统一文字,曾由李斯、赵高、胡毋敬分别用小篆编写了字书《仓颉》七章、《爰历》六章、博学七章。汉兴闾里书师合三篇为一本,统称《仓颉篇》。两汉魏晋南北朝时也编过不少蒙学字书,《汉书·艺文志》“小学”类著录的即有10家35篇,其中滂喜篇与《仓颉篇》、《训纂篇》合称《三仓》。但这些蒙书多已亡佚,完整保存下来的只有急就篇和千字文。急就篇一名《急就章》,西汉史游编撰。今本《急就篇》共2144字,它把当时的常用字,按姓氏、衣着、农艺、饮食、器用、音乐、生理、兵器、飞禽、走兽、医药、人事等分类,编纂成三言、四言、七言韵语,是汉魏至唐蒙学通用的字书。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