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茅元仪《武备志》

茅元仪《武备志》

发表时间:2024-08-19 13:35:27 来源:网友投稿

《武备志》是明代学者茅元仪编纂的大型军事类书,是中国古代字数最多的一部综合性兵书。

茅元仪(1594年9月17日-1640年),字止生,号石民,又署东海波臣、梦阁主人、半石址山公,归安(今浙江吴兴)人,文学家茅坤之孙。自幼喜读兵农之道,成年熟悉用兵方略、九边关塞。明天启元年(1621)撰《武备志》,全书240卷。书问世后声誉鹊起,以边才荐授副将。曾任经略辽东的兵部右侍郎杨镐幕僚,后为兵部尚书孙承宗所重用。崇祯二年因战功升任副总兵,治舟师戍守觉华岛,获罪遣戍漳浦,忧愤国事,郁郁而死。 《武备志》由兵诀评、战略考、阵练制、军资乘、占度载五部分组成。其中兵诀评18卷,收录了《武经七书》,并选录《太白阴经》、《虎钤经》的部分内容加以评点。 《武备志》历时15年成书,汇集从春秋到明代各种兵法、术数书达2000余种,堪称“中国古代军事学的百科全书”,为学习兵法的后来者提供了最全面的军事知识。更为可贵的是,战略考部分还以时间为序,从战略的高度选录了从春秋到元各代有参考价值的六百余个战例。书中还存录有《郑和航海图》等罕见资料。 《武备志》编成之后,受到海内外的广泛重视,几经翻刻,明清两代产生了多种刻本,日本也有全文覆刻本,流传很广。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