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古人往往称赞某人“饱读诗书”,“诗书”是指哪些书

古人往往称赞某人“饱读诗书”,“诗书”是指哪些书

发表时间:2024-08-19 14:22:09 来源:网友投稿

古时称赞一个人很有学问,往往说他(她)“饱读诗书”。

这里的“诗书”并不是我们今天一般意义上的诗词和书籍,而是指古代儒家经典“六经”(或“五经”)中的《诗经》和《尚书》。在夏、商、周,中国文化形成了以《诗》、《书》、《礼》、 《易》、《乐》、《春秋》六部经典为核心的文化体系。孔子及儒家自觉继承文化传统,对六部经典做了整理,形成儒家的“六经”。后来秦始皇焚书坑儒,《乐经》散失,仅存《乐记》一篇,并入《礼记》 之中,这样就形成了《诗经》、《尚书》、《礼经》、《易经》、《春秋》“五 经”。在汉代“独尊儒术”后,在太学设“五经”博士。“五经”成为知识分子必读之书。《诗经》和《尚书》位于五经前列,用以指代“五经”,所以说某人“饱读诗书”,其实是说他(她)对儒家经典“五经”有深入广博的学习研究。当然在历史的发展中,儒家的经典不断扩充。如东汉在 “五经”的基础上加上《论语》、《孝经》,形成“七经”;唐时又加上《周礼》、《礼记》、《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尔雅》,共十二经;到宋时又加上《孟子》,形成“十三经”,后有《十三经注 疏》传世。宋代之后理学兴起。朱熹把《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抽出,连同《论语》、《孟子》合称“四书”,并为之作注。此后“四书”跃居“五经”之上,成为士子必读的经典和科举考试的必考内容。这样无论“十三经”或“四书”“五经”,都是儒家 的经典,当然也都成了“饱读诗书”之士必须学习的内容。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