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普教定向的瑞典学生

普教定向的瑞典学生

发表时间:2024-08-19 14:25:47 来源:网友投稿

瑞典是北欧有名的福利国家之一。

其义务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掌握一定技能,成为有责任感的社会成员。基于这一目标,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改革中,十分重视依据学生的实践经验,把有关价值和日常生活知识放在突出地位,并充分利用社区作为知识的源泉,对学生进行工作生活实践教育,使他们受到更为全面的基础教育。为此1982—1983学年生效的“义务学校课程”明显地突出了教育指导、职业指导以及工作生活定向,规定所有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都必须接受“工作生活定向教育”。所谓“工作生活定向教育”并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而是渗透在所有的教学科目中,通过各学科的教学实现的一种过程。也可以说“工作生活定向教育”是给予学生知识和经验的一种手段,通过这种手段增强学生未来工作的适应能力。“工作生活定向教育”为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规定了不同内容:要求低年级学生要熟悉学校及其周围的工作生活;而高年级学生则要接触当地乃至整个国家的工作生活,了解劳动市场和影响劳动市场发展的因素以及行业工会和雇员联合会的作用等。按“义务学校课程”的规定,“工作生活定向教育”的具体实施,除结合各学科教学进行外,还规定在9年义务教育期间,为学生安排6—10周的工作生活定向实践。实践的方式是:低年级和中年级学生一般是以小组为单位参观工矿企业,而高年级学生要被安排到某工作岗位工作一两周,要求他们必须熟悉制造业、商业、社会服务等至少3种不同的就业部门。需说明的是这种工作生活定向实践进一步发展了过去学校中实行的职业指导实践,这是因为,职业指导实践是把学生带到其想象中的未来职业领域中,而工作生活定向实践的目的是让学生一般地熟悉不同的职业,不允许学生自己选择职业部门或工作场所,学生必须接受分配给他的岗位(通常由抽签决定)。虽然这种做法带有某种“强制性”,但在具体实施中尽量不让学生重复过去的经验,这就能使学生获得更多工作部门的工作生活体验和经验。“义务学校课程”还强调,通过实践和通过各门学科教学所进行的“工作生活定向教育”,必须相互支持、相互补充,以收到更好的效果。在义务教育阶段对学生进行“工作生活定向教育”,显然是为学生结束义务教育后的出路作准备,它对继续升学深造的学生来说有利地拓宽了他们的专业选择面,对直接就业的学生来说由于有了一定的工作生活体验,必然能更好地适应职业生活,迅速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