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教育观的基本内容
在教育理念中,教育观相对来说是较为系统、也是容易把握的。此次学习重点在于了解教育观的内涵以及答题方法。新课改下的教育观包含内容有:素质教育理念和教学观。
一、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包括:
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科教兴国靠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所以教育必须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素质教育倡导人人有受教育的权利,强调在教育中使每个人都得到发展,而不是只注重一部分人,更不是只注重少数人的发展。我们强调的是“一种适合儿童的教育,而不是挑选适合教育的儿童。”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社会主义现代化大生产需要全面发展的新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通过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的有机结合,来实现学生的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人与人之间在基本素质大体相同的基础上,每个人由于先天禀赋、环境影响、接受教育的内化过程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存在多样的个性,我们把人的个性看作是人性在个体上的反映,是共同性与差别性的统一。所以教育在重视人的全面发展以外,也应当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这两者是相互依存、互为表里的关系。
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新一代人才,是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
二、新课改下的教学观1.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1)鼓励学生参与教学(2)创设智力操作活动(3)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并加强训练2.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1)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过程(2)指导学生了解学科特征,掌握学科研究方法(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3.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1)让学生经历过程(2)要创设生活情境,生活情境要生动形象且符合实际特点(3)要善于引导,教学的本质在于引导4.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1)以学科为本位的教学理念的局限:重认知轻情感,重教书轻育人(2)关注人的教学理念的表现: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