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古火山构造初步厘定

古火山构造初步厘定

发表时间:2024-08-19 14:40:27 来源:网友投稿

前已述及花牛山矿田内同生沉积期金、银铅锌矿床其成矿类型总体上均属喷流-沉积型矿床,但三矿区与其北侧的一、二矿区和花牛山金矿区在成岩成矿环境上却有着明显不同。

据野外调查和综合分析三矿区前人填图(图4-3)成果,认为其显著不同之处在于花牛山三矿区39~40线之间曾存在一个晚元古代同生沉积古火山喷发中心,尽管它遭受了后期构造的强烈改造,但喷(爆)发成岩与热液喷流成矿的地质现象仍保留得清晰可辨,主要表现如下。

(1) 三矿区在成矿作用发生期间曾发生过喷(爆)发成岩作用,其主要表现是:

①在矿区之西北部4~39线之间展布有长大于700m、宽约200m的粗火山碎屑岩,如变安山质角砾凝灰岩、变玄武质角砾凝灰岩,以及玄武质角砾岩等;在矿区14线以东之东南角,同样发育有长大于1000m、宽约400m变英安质凝灰岩和呈断续带状出露的变玄武质角砾凝灰岩。如果说玄武质角砾岩具多解性,即把它当做“自碎角砾岩”的话,那么变安山-玄武质角砾凝灰岩和变英安质凝灰岩则应被看做是喷发或爆发作用的产物,在这些粗、细火山岩之北则为大面积的熔岩流,故而从其岩类之配置关系推断三矿区0~14线为一火山喷发口。

②在三矿区8线有一出露长约百余米、宽约50m的次安山岩体,它可能是火山喷发口附近的浅成侵入体,属沿古火山管道侵位的次火山岩体。

(2) 在三矿区内广泛发育着与热液作用有关的热水沉积或交代充填作用的产物,诸如,作为矿体围岩的热液角砾岩、次生石英岩和透闪透辉石岩等。从图4-3不难看出,这些岩类在空间上常相伴产出,且主要发育于8线次安山岩周围,既有沿顺层断裂带呈透镜状似整合产出者,亦有沿近南北向、北西向和北东向多组断层带产出,构成以次安山岩为中心的放射状热液蚀变岩系统。显然它们是古火山喷发(溢)期及期后成矿热流体沿古火山喷口同生放射状裂隙喷流活动的产物。图 4-2花牛山金银铅锌矿田地质构造略图1—奥陶系花牛山群;2—平头山组上岩组第三岩性段;3-平头山组第二岩性段;4-平头山组系一岩性段;5-钾长花岗岩;6-二长花岗岩;7-花岗岩;8-斑状花岗岩;9-闪长岩;10-石英闪长岩;11-花风闪长岩;12-蛇纹石化超基性岩;13-煌斑岩脉;14-逆冲断裂;15-压扭性断层;16-扭性断层;17-性质不明及推测断层;18-推测古火山机构;19-背斜构造;20-向斜构造图 4-3 花牛山三矿区地质图1—坡积、冲积物; 2—平头山组上岩组第三岩性段; 3—平头山组第二岩性段; 4—平头山组系一岩性段; 5—钾长花岗岩; 6—石英闪长岩; 7—蛇纹石化; 8—煌斑岩脉; 9—断裂; 10—热液角砾岩; 11—矽卡岩; 12—透闪透辉石岩; 13—次生石英岩; 14—银铅锌矿体; 15—竖( 浅) 井; 16—古采坑; 17—施工钻孔; 18—磁异常等值线; 19—极化率异常等值线; 20—电阴率异常等值线; 21—综合化探异常( 3) 古喷流口矿床在矿体形态上与喷流沉积矿床具明显区别。钻探成矿显示,一、二矿区之矿体多为层状、似层状和透镜状整合产出于碎屑岩与碳酸盐岩相变过渡部位,而三矿区之矿体形态却有透镜状、脉状、囊状、似层状等。后者显然受控于多种构造-古喷流口裂隙系统( 脉状、囊状、透镜状) ,而前者则受水岩界面以上海底洼地控制( 透镜状、似层状) 。( 4) 矿化元素组合上,三矿区除具有与一、二矿区相同的 Ag、Pb、Zn、Mn 等元素外,Cu、Au、Sb、As 等元素异常亦很发育,并形成含铜磁铁矿化、含铜磁黄铁矿化和铅锌锑银矿化等,表现出喷流口附近较高温度条件下热液成矿作用的特点。归结以上诸方面现象,本专著的结论性认识是,花牛山三矿区银铅锌矿床在成矿发生前有火山喷发( 溢) 口存在,在成矿时,成矿热液喷流口沿袭了原喷发口,进而形成了喷流口火山-喷流沉积型银铅锌矿床,它与远侧沉积盆地内的喷流-沉积型金银铅锌矿床是统一成矿作用下、不同就位机制的产物。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