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警察抓人时警报声不断,不怕嫌疑人发现吗
曾经有报道盘点了小学生长大想要成为的职业,其中警察被提及的次数有很多。
对于孩子们来说警察是满满安全感、维护社会次序的伟大职业,也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守护者。除了小朋友会产生崇拜感,警察这个职业身份本身就有着很强的吸引力,帅气又有魅力。根据数据统计,1992年开始任职警察的人数就从130万发展至180万,可见这一职业有多受欢迎了。而自2021年起,每年1月10日还被设立为“中国人民警察节” 。虽然警察这一职业令人向往,关于人民警察职业的细分也很详细,但由于常常与邪恶打交道,警察这类工作还是有着一定的危险性。在案件发生时,警方都会鸣警笛出警。出警是在危急情况下进行抓捕行动,按理来说应该保持低调和安静,为何要鸣警笛呢?这样声响一大难道别担心把罪犯吓跑吗?不论是1985年成龙主的电影《警察故事》还是2014年的《清网行动》,关于公安题材的影视类作品对于警察职业的工作内容都有一定的刻画,剧中也有关于出警时警笛大响的画面。在实际生活中,并不是所有警察工作都需要鸣警笛,1996年《警察法》施行,关于什么情况下可以鸣警笛都有相关的明文规定。警用标志灯具和警报器只有一下五种情况下才准许使用:刑事案件、治安案件、交通事故以及其他突发事件的案发现场赶赴;进行犯罪嫌疑人和在逃罪犯逮捕工作;交通肇事逃逸车辆和人员追缉行动;犯罪嫌疑人、罪犯的押解行动;警卫、警戒、治安、交通巡逻等任务执行。除了以上情景之外是不可以擅自使用的。日常我们看到警笛的使用通常也是犯人追捕或和治安巡逻工作进行,有一定的条件限制。在工作进行时,为了防止路人及车辆在抓捕过程中误闯、让途中的路人和车辆及时避开,响起警报器可以起到警示作用。毕竟很多时候逃犯会很匆忙狡猾 ,逃窜至车流量和人流量大的区域。同时尖锐的警报声可以带来一定的震慑作用,罪犯往往处于高度紧张的心理状态,警报声下容易慌张,有些心理紧张的犯人在警报声的震慑作用下慌不择路,只得主动认罪。所以说警报声有的情况下还可以作为击垮犯罪分子心里防线的武器。每一次犯罪抓捕工作都经过了细致的排查和充分的证据掌握,工作的开展也有着周密的安排,为了避免给社会造成不必要恐慌,警报器的安排是很有必要的。警报声不仅仅是一个声音信号,还可以成为联系的信号点,让警方更加方便快速完成抓捕工作。原来我们的理解是有偏差的,警报声并不会妨碍抓捕,而是为了更好的抓捕。作为维护社会治安不可或缺的一环,警察这一职业的背负是很沉重的,他们的坚持和奉献值得我们敬佩和感恩。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