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清史稿是怎么编纂成的,为什么说清史稿不是清朝正史

清史稿是怎么编纂成的,为什么说清史稿不是清朝正史

发表时间:2024-08-19 15:35:54 来源:网友投稿

清史稿是由北洋政府主持编纂的一部纪传体史书,受当时时局的影响,仓促编纂完成,没有经过最后的校改,所以只能算是一部半成品,不能算作是完整的清史,但是可以代表清朝正史。

后世为前朝修史是我国的一个习惯,也代表着一个王朝的更替,民国初期,北洋政府总从古老的传统,开始编制清史,袁世凯时任总统,对于清史的编纂也是十分上心,建立清史馆,招募知名文人参与编纂,主编为赵尔巽,清代同治年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历任按察使、巡抚、户部尚书、盛京将军、湖广总督、四川总督等职。无论资历还是履历都是是非耀眼,学术修养极高。由于编纂者都是清朝末期的成名人物,所以整部清史稿遵循的还是二十四史的体例,由表、志、本纪、列传组成,完全是文言文格式,与之后的史学作品有很大的不同。整个清史编纂前后涉及三百余人,全书五百三十六卷,是一部真正的鸿篇巨制,资料详实,可以代表大部分的清朝正史。不过由于编纂历经波折,时间尤为仓促,所以书稿并不能精心校对,其中很多篇章都是一家之言,没有经过缜密的核实,而且参与编纂的人员不少都是清朝遗老遗少,主观出发角度也并不算算作是公允,稿件只是草稿,算不得是完整的清史。清史稿编纂时,国内战乱不断,各路军阀混战不休,袁世凯称帝失败,继任者对于编纂清史并不上心,清史馆也失去了财源,好在编纂们四方求助,从东北王张作霖、狗肉将军张宗昌、秀才将军吴佩孚 手里要到了一些钱财,才坚持到清史稿编写完成,不过没有时间进行修订,只能把书稿直接刊印,其中有很多的不足,但这也是当时的环境下能够做到的机制了,为后世研究清朝历史提供了不过多得的参照。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