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人格,特征是什么
人格是个体在行为上的内部倾向,它表现为个体适应环境时在能力、情绪、需要、动机、兴趣、态度、价值观、气质、性格和体质等方面的整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自我,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人以特色的心身组织。
这个定义揭示了人格具有整体性、稳定性、独特性及社会性等四个基本特征。人格的整体性人格包括动力、特征、调节等子系统,是由能力、需要、动机、兴趣、态度、价值观、气质、性格等各种成分构成的有机整体。这些成分在人格系统中密切联系,协调运作,表现出生机蓬勃的整体的人。人格的整体性丧失,个人心理的和谐统一性受到破坏,就会出现自我调节不良,社会适应力差,亦即个人心理和谐及其个人与环境的和谐关系被打破,便可能出现各种疾病,甚至变态。比如一个脆弱的人受到重创,可能对社会产生仇恨或惧怕等情绪,就会给人格造成某些缺陷造成。人格的稳定性人格具有跨时空的持续一致性,它经常地、一贯地体现在一个人的心理和行为上,表现为昨天的我和今天的我,乃至明天的我在不同情境下稳定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展示稳定的自我。人格的稳定性并不排斥人格的发展变化。随着年龄的增长,人格随着社会环境因素和个人实践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不同程度的变化。完整地说人格是稳定性和可变性的统一。比如一个人善良的本性不变,同时又学到好多美好的品行,不断完善自己,终究培养出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眼中的“圣贤人格”。人格的独特性人格是个人独特的心理和行为的整合。不同的人其人格构成的内容和结构具有其独特性。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个人。人格的独特性源于个人先天的生理基础和人格形成发展的环境的差异,及这些因素其作用内容、程度的差异。人格的独特性中也包含着人格的共性。人类文化造就了人性,同一民族,同一阶层,同一时代的人们总是有着一些相同或相似的人格特征。所以人格是独特性和共同性的辩证统一。豪放的李白、沉郁的杜甫、旷达的苏轼,这些历史人物,他们各有特点,从他们身上都可以看到民族文化的强烈痕迹。人格的社会性人格是个人在生理素质的基础上,通过社会化过程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人格的形成受个人先天素质的制约,又受社会环境的巨大作用,个人的先天素质是人格发展的基础,为一个人人格的发展提供范围和潜力。社会化过程是人格形成的决定因素。社会化即个人在与他人、社会交往中学习和掌握社会规范、社会文明,获得自我的过程。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在复杂的社会化内容,诸如文化传统、民族习惯、社会制度、个人家庭及其个人生存的自然和社会环境等作用下,个人获得了需要、能力、价值观、性格等人格特征。人格既是社会化的对象,又是社会化的结果。社会剥夺将使人丧失人性,不能形成人格。社会性是人格的本质属性。从整体来讲美国人热爱自由,而中国人讲求礼仪,这是传统文化延伸的产物,是社会发展的结果。人格和个性常常作为同义词使用,但这是两个概念是有区别的,比如,个性是指人的个别差异,是从差别的角度来看一个人不同于他人的特点。人格则是对一个人的总的描述,个性仅表达人格的独特性,人格还有整体性等特点。又比如个性是相对于共性而言的,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有个性,人也有个性。人格只是对人而言的。它既包含个人与他人共同的或相似的特征,即共性,又包含个人独特的特性。所以人格概念比个性概念具有更多的内涵和外延。从人格与气质的关系来看,气质是个人生来就具有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它是一种依赖于生理素质的人格特征。气质与人格有密切的联系,气质是先天禀赋,是人格形成的原始材料之一。人格的形成不可能离开气质,它使个人的全部心理活动染上独特的色彩。同时人格的形成除了气质、体质等先天禀赋作基础外,社会环境的影响起着决定性作用。如此而言人格是个人各种稳定特征或特质的综合体,它显示出个人的能力、思想、情绪和行为的独特模式。个性是指人格的独特性,气质是人格发展的先天基础,性格乃是个人后天形成的道德行为特性。所以这些术语虽有区别,但它们都属于人格,是人格的组成部分。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