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当年明月到马伯庸
第一次接触到明史是在初中的时候,借的同学的《明朝那些事儿》,那时候初三,没多少时间,就放在桌上,后来没想到被老师盯上了,这个老师借过去看,那个老师借过去看,最后没能读完整套书。 幽默诙谐的笔风让我想不到历史原来这么有趣,那些名将,忠臣,历代皇帝,太监等等人就这样浮现在眼前,就感觉他们在向你打招呼一样。 但是《明朝那些事儿》说得大多都是大人物的事迹,了解到的是那个大宏观下的明朝。 是真的爱看,这套书实体书,电子版来回倒腾了六七遍,仍看不厌。 前不久,同学向我推荐了知乎上的一篇文章,马伯庸写的,叫《天下透明》,说得关于明朝的黄册政策,后来听说他出了一本书——《显微镜下的大明》,于是找来看。 突然发现原来历史并非帝王名相家事,那千百年来每一个百姓的生活才是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之前一直听说,崇祯帝继位接手了一个烂摊子,那时候没看出来有多烂,只是觉得要是崇祯不杀袁崇焕,孙承宗还能多活几年,明朝说不定就能继续下去。 后来发现错的离谱。 明末时候,明朝这个机器已经千穿百孔,已经运行不下去了,流民四起,压都压不住,说到底还是黄册把百姓都禁锢在了原地,几百年的发展,中间的利益团体越大强大,相互勾结,朝廷再也不能清楚地了解基本情况,最底层的百姓一个接一个的被逼的走投无路。 结局就是大明亡了。 关于历史真的了解太少,了解越多,越觉得自己浅薄。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