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古代法官叫什么

古代法官叫什么

发表时间:2024-08-19 15:54:47 来源:网友投稿

古代的法官有很多不同的称谓。

在黄帝时期司法官称为“李”。在唐尧时皋陶为“大理”,法官称谓与具体的历史人物首次相互对应。在虞舜时皋陶为“士”(或称“士师”),开始从军事官向司法官过度。夏商以后“士”、“士师”、“司寇”、“尉”等都被用来指代法官。在省一级宋代有提刑按察使,一般四是、五品官员。到了明代朱元璋把一省的权利分成三部分,民政、司法、军事,但是问题出现了,这三种职位上面没有管他们的人了。所以明代就设立了巡抚一职,但这并不是一个固定的职位,一般是各部是侍郎。到了清朝在省一级有专门的负责司法的官员,是三品,而他的上级有个巡抚,是二品官职,但是是个固定职位。每两到三个省还有总督,这些都是一级的司法官员。总之古代的法官有很多不同的称谓和职责,随着历史的发展和变化,法官的职位和称谓也不断演变。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