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书和类书的区别
1、编纂方式不同丛书是题以概括汇编,类书是分类纂集。
2、形式不同丛书是一部成套大书,类书是类似今天百科全书式的工具书。
3、内容不同丛书对书籍是全文辑入,类书只对原文进行部分或片段地辑取。
4、作用不同丛书可以解决大部分资料问题,类书为查找资料起“索引”作用。
5、影响不同丛书对现代图书编纂的影响大于类书,是更有生命力、更为后人重视的图书编纂形式;类书奠定了中国现代百科全书的基础。扩展资料:类书起源于三国时代魏文帝曹丕命儒臣所编成的《皇览》,而后,历代续有编刊,其中较为常见的,有唐代的《艺文类聚》、《北堂书钞》,宋代的《太平广记》、《太平御览》、《册府元龟》,明代的《永乐大典》、《三才图绘》,清代的《古今图书集成》、《渊鉴颣函》等等。其中《永乐大典》原是我国历史上内容最广博,卷帙最庞杂的一部类书,可惜历经劫难、散佚,至今传存的已不及原书的百分之三。而清代官修类书《古今图书集成》,为现存最大的一部类书。全书分为六个汇编,三十二典,六一○九部。南宋末年编纂的《儒学警悟》、《百川学海》是现今公认的丛书始祖。此后类编群籍,总括篇章,似乎已成为丛书编纂的基本体例。明人踵武前贤,丛书有很大的发展,出现了多种形态、不同内容的汇刻书籍。直至清代我国丛书的编刊始迈入全盛的时期,由于文化事业受到普遍的重视,从朝廷官修巨帙的《四库全书》,到民间个人编撰的丛刊汇编,无论在质与量方面,都是超越以往的。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丛书百度百科--类书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