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母亲的散文《致母亲》欣赏阅读

母亲的散文《致母亲》欣赏阅读

发表时间:2024-08-19 16:00:24 来源:网友投稿

致母亲题记:如果不是为人母,我不会体会母亲的辛苦,也不会懂得母亲的不易,更不会感知母亲的伟大。

仅此一文献给最敬爱的母亲! “等你长大了,养了娃,就晓得当妈的不容易了”。小时候每逢不听话时,母亲总会叨念这句。那时叛逆稚嫩的我总是与母亲对着干,心里总想着干赢了就是一种胜利,一种成功,自私的心理还无比享受着这种“成就”带来的“喜悦”。而今初为人母的我开始体会到了做母亲的辛苦与不易,也渐渐感知到母亲的伟大。想起母亲那些年为我的付出,为我们家的付出,真是自惭形秽。 小时候,家里很穷,吃穿用度都比不上周围的人家。为维持生计父亲常年外出务工,独留母亲一人在家,什么砍柴、养猪、种地、带孩子……一连串的大小事务自但是然由母亲一绺子挑起。时常都是天不亮出门,天黑不回家。母亲个子不高,身子很弱,但她却总能想尽办法从节约中再节约,用她那精明的头脑和灵巧的双手打点着清贫的家。那些年家里除了父亲外出务工寄回的钱,另一项最主要的收入便是母亲养的猪了。不知道母亲用了什么法子,她喂养的猪总是那么的肥胖,且周期短。一年最多可以卖三回肥猪。周围的邻居都称赞她猪养得好,都来寻求喂养方子。可就算把法子说透了,他们还是比不上母亲养猪的速度和质量。 我比妹妹大三岁,所以上学的节点也错不开多久。父亲外出挣的钱除了日常开销,也不会有多少结余。每年开学都会让母亲头疼,两个娃几百元的学费落在本就不富裕的家里,就如同一座大山压在了母亲的肩上。每到开学季母亲总是要东家借西家凑的攒学费。时间长了欠别人的债也就多了,慢慢的钱也就不好借了。后来母亲干脆不再借,直接到学校向老师求情,请求学校暂缓学费,并许诺补交期限。学校老师或许被母亲的言语感动,亦或者是无奈,只好点头允许。母亲赊欠学费还有一门学问,每次总是先想法交全我的,再补交妹妹的。这倒不是母亲偏爱于我。而是高年级的我学费较贵,欠妹妹的学费就等于少欠学校的,这样比较容易获得老师的同意。为了早日还清外债,母亲从不会接送我们姐妹上学,把时间都留在了抢活路上。由于没有大人的接送,我时常受到其他孩子的打骂。母亲得知后不再顾及自己的温娴形象,大声吓唬大骂打我的孩子。所以当看着别家的孩子无论天晴下雨都有人接送时,我不禁的羡慕,也多少会埋怨母亲的不接送。后来长大了才知道,母亲当年的做法不单是抢农活,更重要的是打小锻炼我们独立自强的品格。 十六岁时,我离开了家到外面上学,鲜少回家,便很少看到母亲在家的劳累,也很少帮到母亲。每逢节假日回去,周围的叔伯、阿姨都会用惊异的眼光看我,他们不相信我已经长大了,而且身体倍儿棒。于是他们又开始叹服母亲的能干,把骨瘦如柴的我养的如此之好。同时又向我讲述我不一般的成长史:我是不足月儿,生下来时,只有三斤半,脑袋仅有拳头大,人人都说活不了,唯有母亲不信邪,把我带回家,没日没夜的细心照料。也就是那个时候,家境不佳、劳累伤神、无钱根治,母亲落下了风湿病,而今已转患成类风湿,成了母亲永远治不好的伤。 二十一岁时,我专科毕业了,虽然只是一个专科,但比起老家与我同龄的孩子,我算是读书读得较远的。他们有些是家庭供不起,有的是不愿读。我是幸运的我庆幸自己身在母亲这样的家庭,虽然物质贫穷,但却没有穷掉精神。仍清楚的记得母亲时常在耳边念叨的话:只要你姐妹俩肯读,读得走,就算是砸锅卖铁,我和你爸爸也要送你们去读。现在看来母亲是坚定的、也是英明的,她没有因为看到其他家的孩子早年不读书外出务工或早早嫁人以此减轻家庭负担,而做出跟风之举。相反还鼓励我们姐妹努力学习。犹新记得小时候因为学习,我与妹妹没有少挨母亲的打骂。有好几次我和妹妹期末考极差,都不敢回家,只有躲在奶奶家,直到母亲亲自请我们回去。纵然如此回家后还是不敢正视母亲的眼神,只有一个劲儿的`埋头干活。倒不是怕母亲打骂,却怕母亲那气愤失望的眼神。如今我已就业工作,寻求了基本的稳定。回头想想母亲当年“黄荆棍下出人才”的教育方法,也不全是错误,对于她来讲,我是她的骄傲。 二十六岁时,我结婚了,虽然婆家与娘家相隔也就十来分钟的路程,可结婚那天,想想自己即将离开养育自己二十多年的父母,我忍不住的哭了。我这一哭不打紧,弄得全家跟我一起哭,喜庆的场面弄得就像生离死别一般。隔着眼泪我看见父母老泪纵横,鼻子不禁一酸,尤其是母亲那张爬满皱纹,长满雀斑的脸,更让人心痛。我知道母亲在悄然变老,当年她口中描述的那个扎着两条大辫子、曾获得诸多老师赞许的胖姑娘已成为她回忆的甜蜜。我明白母亲是操碎心了,不然她不会老的如此之快。结婚前母亲天天忧心重重,担心这担心那,怕我找不到好人家,怕我上当受骗。结婚后又担心自己在婆家过的不好,也为自己一时半会没有养孩子着急,她常说:什么年纪该干什么事,年纪大了,不好! 二十九岁时,我生孩子了。听妹妹讲当孩子抱出手术时,母亲没有敢立刻给父亲打电话,因为我还在手术台上。想着住院时母亲没日没夜的照料,时常凌晨四五点回家给我做饭,我心里充满感激和不忍。每每劝她不要那么早起床,她倔强道:月子不能挨饿。短短一句我不知用什么回拒。儿子生病住院时,母亲隔三差五的打电话问候,教我如何抚养。想好好感谢母亲,我知道她不舍得花钱,前两年她生日,我和老公商量,给她买了千元护肤品,没想得到的不是夸赞,而是连声不断的责备,说我乱花钱。我想母亲这辈子注定是不求回报、操心的人,人心操惯了,就闲不下来。 如今,初为人母的我开始体会到了母亲的不容易。早想为母亲写点东西,可总是因为孩子耽搁下来,直至今日,才勉强收笔。关于母亲的点点滴滴,此篇次文远不足以。常说“严父慈母”,可在我们家中却是“严母慈父”,我喜欢父亲的慈善,害怕母亲严苛;我喜欢父亲的慈和,却更加心疼母亲的劳辛。母亲对我、对我们家永远都只会是无止尽的付出;而我对百病缠身的母亲,能做的也只是常回家看看,心中埋藏着深深的感恩。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