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课程内隐学习的基本原理

课程内隐学习的基本原理

发表时间:2024-08-19 16:07:25 来源:网友投稿

隐式学习的基本原理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1. 非意识性:隐式学习是在意识外发生的学习过程。

它不需要个体有意识地关注或参与,而是通过无意识的感知和处理来进行学习。

2.经验积累:隐式学习基于个体的经验积累。通过反复接触和处理某种信息或任务,在实践中逐渐形成模式并加以记忆和运用。

3.自动化:隐式学习是一个自动化的过程。当个体经过反复的实践,掌握了某种任务的模式后,其执行过程会变得越来越自动化,不再需要有意识地去控制和调节。

4.隐含知识的形成:隐式学习不仅仅是指个体在表层上的行为变化,更重要的是在潜意识中形成了一种隐含的知识结构。这种知识结构可能无法明确表达或解释,但可以通过表现和应用来展现。

5.非特定性:隐式学习是非特定性的,即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不依赖于特定的环境或任务。一旦掌握了某种模式或规律,个体可以在不同情境下迅速地应用和转移。

6.不受控制:隐式学习是一个不受个体控制的过程。个体无法自主选择何时何地进行隐式学习,也无法通过有意识的努力加速或改变其学习效果。扩展资料:隐式学习是一种非意识的学习过程,指的是在没有明确意识到自己正在学习的情况下,通过隐含的方式获取和处理信息,并形成新的知识和技能。它与显性学习相对,显性学习是通过明确的教学或训练来获得知识和技能。隐式学习是一种非常重要而广泛存在的学习方式。它在日常生活、技能培养、问题解决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了解隐式学习的基本原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学习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进而为教育和学习提供更科学有效的方法和策略。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