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歧化反应的判断依据是什么

歧化反应的判断依据是什么

发表时间:2024-08-19 19:52:26 来源:网友投稿

判断是否能发生岐化

对某一元素其不同氧化数的稳定性主要取决于相邻电对的标准电极电势值。若相邻电对的Eθ值符合E右θ>E左θ,则处于中间的个体必定是不稳定态,可发生歧化反应,其产物是两相邻的物质。

这是很明显的,如将两相邻电对组成电池,则中间物种到右边物种的电对的还原半反应为电池正极反应,而到左边物种的反应则为负极反应。电池的电动势为Eθ=E右θ-E左θ,若E右θ>E左θ,Eθ>0,表示电池反应可自发进行,即中间物种可发生歧化反应。

若相反E左θ>E右θ,则两边的个体不稳定,可发生逆歧化反应,两头的个体是反应物,产物是中间的那个个体。

求未知电对的电极电势

利用Gibbs函数变化的加合性,可以从几个相邻电对的已知电极电势求算任一未知的电对的电极电势。

典型例子如下图所示:

扩展资料

烯烃及烷基芳烃的歧化反应均为可逆反应,反应热很小,故温度对平衡组成影响不大,其平衡转化率一般为35%~50%(摩尔),通常工业上歧化反应可进行到接近平衡转化率。反应温度300~530℃、压力1~5MPa。

烷基芳烃歧化过程由于催化剂极易结焦,故常在加压及氢气存在下进行反应,称临氢歧化。也有在没有氢气存在下进行的常压歧化过程,催化剂需频繁再生。

由于芳烃歧化催化剂也能催化烷基转移反应,故甲苯歧化时,若原料甲苯中加入一定量碳九芳烃(主要是三甲苯),则通过歧化反应和烷基转移反应,可使产物中二甲苯与苯摩尔比在0.7~10的范围内变化,以提高生产的灵活性。

歧化反应的特点是副产物极少,且产物易分离,故产品纯度很高。

歧化反应多采用绝热式固定床反应器,当催化剂颗粒较小时,为了降低床层阻力和减少二次反应,也可采用径向固定床反应器。对于没有氢存在的常压歧化过程因催化剂需频繁再生,可使用移动床反应器。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