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纵向拓展和精进

纵向拓展和精进

发表时间:2024-08-21 07:30:39 来源:网友投稿

一只候鸟为何飞往北方或者飞向南方并不是什么高深莫测的问题,讲述给一位对生物迁徙一窍不通的人士并让他听懂这种现象也不难做到。

“困难之处在于,候鸟的迁徙规律其实是复杂的,地球的气候变化,地域生态,鸟类族群的习惯,路线的选择等,这是一门庞杂的知识。” “当你想深入学习这个领域的知识时,真正的难题才刚刚开始,你必须把它当作一个深耕的宝地,而不是一个简单的几句话就能讲完的故事。” 理解新的知识不只是记下基本的原理,而是要将它们纳入现有的知识系统,要充分地掌握内在的规律,成为这门知识的行家里手。 大部分时候,学习低效是因为我们已经习惯了横向扩展知识和进行增量学习。“横向”和“增量”都是初级学习的标签,只重广度和数量,不重视学习的深度。这种学习会让我获取非常大的知识量,但在学习的质量上却十分低效,从而产生一系列的负面效应:认为学习很辛苦,花太多的时间,消耗太多的精力; 不知道如何设计学习目标,总是感到迷茫; 学习时缺乏主动性与持久性,有一定的爆发力,但也容易三分钟热度; 学习不得要领,没有奏效的学习方法。 解决这些问题的第一个原则是在学习中实现纵向拓展。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平时遇到的各种表面上看起来“无用”的不相干的知识,其实在最后都能联系起来,互相是有关系的,也就是知识间的桥梁。这意味着我们并不需要对一个问题横向地掌握它所有的知识点,只需要对其中的一两个点集中突破,深入研究,便能举一反三。 事无禁止均可为。当我们在学习中遇到新的观点或者不同的意见时,一定要耐心地倾听,懂得自我反省,从中汲取有价值的信息。这使得我们的学习视野是不受局限的,既看得深,又看得广,拥有开放的态度。 和“绿灯思维”相反的是“红灯思维”,什么是“红灯思维”?就是自我中心主义。我们在学习和表达中当感觉到自己的观点、尊严或立场有可能受到别人的挑战时,第一反应不是与对方交换看法、平等沟通,而是充满警惕,加强防卫,关上沟通的大门,拒绝反省。 想拥有“绿灯思维”并不容易,因为大部分人平时都在用“红灯思维”想问题和行事,这包括我、你、他等无数的读者,即便伟大的人物偶尔也不能免俗,也会有以自我为中心的时候。 对此的建议是:在涉及思想或观点的问题时,一定要懂得区分什么是“我”,什么是“我的想法”。两者并不是一回事。 真正的高效学习,一定是把知识融会贯通的结果。想达到这样的目的,就不能心浮气躁,而是习惯“以慢为快”。在越来越快的生活、工作节奏和无处不在的学习焦虑中,做到“慢”并不容易,但这是一个必须完成的任务。“以慢为快”就是专注于一个学习对象,把它学精、学通,有了对其核心知识的深刻理解,我们才能100%地运用它,把它转化为自己的本领。 知识的精进需要“刻意练习”,但“刻意”二字指的并不是“有目的的针对性训练”,而是提升我们的“认知视野”,拓展对知识的“认知深度”。 体现在学习中,就是放弃对细枝末节的考据,强化对问题本质和关键领域的研究,通过训练,提高我们的认知视野和认知深度。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