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艺考生为什么要考文史哲

艺考生为什么要考文史哲

发表时间:2024-08-21 07:44:55 来源:网友投稿

在2019年的艺考中,中国传媒大学率先作为教育部试点单位,在艺术类招生考试中设置了“文化素养基础测试”,即初试。

事实上,在往年的艺考中,传媒大学一直针对一部分注重文化素养的专业设置了包含语数英的文化综合测试,这在全国艺考中被称为另类,甚至有考试与家长戏称中传为艺考中的“清北”。 而在2019年则把这一“加试”发展成为该校全部艺术类专业的必试,并单独作为初试唯一内容。并提供“语数英”或“文史哲”的二选一。这让那些曾认为“文化不好才学艺术”的人咂舌。 2019年传媒大学艺考报名并没所以而下降,而是达到近50000人(招生计划近800人)的历史新高。 2020年的艺考在此基础上又进行了新的改革,由原来的二选一变成了只考“文史哲”——初试就考文史哲。 而在教育部大面积取消艺术类招生校考的同时(独立学院及少数综合大学除外),对高考成绩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像中传这样的一本学校,很多热门艺术类专业对高考成绩要求甚至高于普通类一本线。 确实,过去存在部分轻文重艺甚或弃文从艺的观念。但其实无论从社会层面还是从个体层面,文、艺从来就不是两家人。大到从文联、文化部到文化馆这样的社会、政府机构,小到对艺术作品的深层解读或演绎。即便是在考场,你也会被问到诸如作品的历史或文化背景、思想表达等跟“文”相关的问题。 诚然,你可以说有很多民间艺人他们的“文化”水平不高,不也是具有较高的艺术造诣吗?但是你不觉得口述一部民族史诗、吟唱一曲民间小调不都需要浸润在深厚的民族民间文化当中吗? 我们知道,人工智能也正在快速进入到艺术领域,机器作曲、电脑绘画、虚拟声优……技能型的工作都有可能被机器所取代。到那时人类可能唯一坚守的就是精神家园。我们能做到的就是,在人文素养上,让机器人无从超越;在艺术作品与表达的灵魂深处,让机器人难以企及。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