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棋王》对“吃”的审美内涵和表现方式

《棋王》对“吃”的审美内涵和表现方式

发表时间:2024-08-21 07:52:13 来源:网友投稿

《棋王》是当代作家阿城的一部短篇小说。

小说被视作是新时期“寻根文学”的发韧之作。故事讲述了在文革时代,知青“棋智力障碍者”王一生四处寻找对手下棋、拼棋的故事。王一生——外号“棋智力障碍者”,一个象棋天才,为棋痴狂。“吃”和“棋”是他一生中不多的追求,但是这两样追求却不过分,“吃”只求吃饱,“棋”只为解忧。文中着重描写了王一生的吃相:“吃得很快,喉节一缩一缩的,脸上绷满了筋。常常突然停下来,很小心地将嘴边或下巴上的饭粒儿和汤水油花儿用整个儿食指抹进嘴里。若饭粒儿落在衣服上,就马上一按,拈进嘴里。若一个没按住,饭粒儿由衣服上掉下地,他也立刻双脚不再移动,转了上身找,吃完以后,他把两只筷子吮净,拿水把饭盒冲满,先将上面一层油花吸净,然后就带着安全到达彼岸的神色小口小口的呷,他对吃是虔诚的,而且很精细。有时你会可怜那些饭被他吃得一个渣儿都不剩,真有点儿惨无人道。”这里没有丝毫的讽刺,用王一生的话说:“我主要是对吃要求得比较实在,只要有饭吃,满足基本物质需要,就已知足了。”老子曾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可见王一生对吃道的态度与老庄精神是一脉相承的。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