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北京平谷区平谷新城街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公示!

北京平谷区平谷新城街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公示!

发表时间:2024-08-21 08:10:51 来源:网友投稿

北京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发布了北京平谷区平谷新城PG00-0101街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20年—2035年),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相关的规划情况吧! 1、功能定位: 打造集高教科研、文体休闲和生态居住为一体的城市滨水活力片区推动“一区一校”重点项目落实,引进国内外高校及科研机构资源,依托“产学研深度融合”模式,支撑农业科技创新发展;提升洳河滨水景观,结合文体中心功能,营造健康休闲生活,激发城市活力;立足新城,面向乡镇,强化街区综合服务职能,依托洳河水系生态空间打造高品质人居环境,提升绿色城镇化水平,促进校城融合发展。

2、发展目标: 促进街区、校区、园区、社区“四区融合”共建打造平谷“洳河畔的农科城”充分发挥“科教中心+文体中心”双心引领作用,激发产城融合发展新动能,带动区域整体平衡发展。以农业科技创新为主线,依托高校科研院所的人才与研发优势,引导科技创新资源集聚,与峪口“农科创”核心区形成合力,共同打造“农业中国芯”;通过贯穿街区的校城融合发展轴串联高校校区、科研园区和重要服务设施,辐射带动街区、社区服务升级、活力提升。

3、空间结构: “一带一轴·双心引领”的整体空间结构一带:洳河景观带一轴:校城融合发展轴双心引领:科教中心+文体中心 4、功能分区: 街区以教育科研、文化体育及居住功能为主,兼有景观游憩功能。划定居住主导区、文化教育主导区、公共服务主导区、基础设施主导区、混合功能主导区、绿地水域主导区、战略留白主导区、水域保护区、景观游憩区九类主导功能分区。

5、公服配套: 统筹街区与高校公共服务资源,扩大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形成均衡高效、共享集约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提高居住环境品质,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实现公共资源的精准配置,提高公共设施的服务效率。发挥区级文化、体育设施资源优势,重点加强街区“一刻钟社区服务圈”构建,鼓励功能集中设置、混合利用、均衡布局,促进土地集约高效利用,增强公共服务设施的多元化水平。

6、绿色空间: 落实城市综合公园、社区公园、游园三级公园体系,结合郊野公园、城市绿道等多种绿地空间,编织蓝网绿脉,构建连续开放的生态骨架。

7、交通体系: 形成“五横三纵”方格网布局结构五横:平瑞街、平谷西大街、北环西街、迎宾西街、海关西街三纵:兴泽路、体育中心路、洳滨路公交优先、绿色出行,建设步行和自行车友好街区。到2035年街区道路总里程29.6公里,集中建设区道路网密度约8公里/平方公里,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绿荫率达到80%以上。

8、城市风貌: 建立街区整体高度秩序,重点织补洳河滨水城市天际线。形成中部平缓有序、南北两侧高度提升的空间秩序,严格控制滨水新建建筑高度。结合洳河西岸生态空间建立观山赏水的视线通廊,强化山水环绕的城市特色。依据分区规划细化落实大学校园及周边、洳河滨水空间两处城市设计重点地区,落实特色化的风貌管控要求。一般地区的整体建筑风格应结合周边环境统筹考虑,确保与城市设计重点地区风貌相协调。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