钠的性质试讲
面试分为:结构化(5分钟)+试讲(10分钟)+答辩(5分钟)。
下面以高中化学《钠的性质》为例,展示10分钟试讲的教案:《钠的性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说出钠的主要物理性质、化学性质;能描述钠与水反应的实验现象,会书写钠与水、钠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通过实验探究,初步学会探究物质性质的方法。
3.通过小组合作实验,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通过钠的性质的学习,树立生活中的安全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钠的化学性质,钠与水的反应。【难点】对实验现象的分析。
三、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教师表演化学小魔术:“课前在酒精灯灯芯里暗藏一小块钠,实验开始时用胶头滴管在灯芯内滴一滴水。组织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提出问题:“为什么刚才的实验中用水点着酒精灯了呢 ”引入新课:这是因为灯芯里有金属钠,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金属钠的性质。环节二:探究新知实验探究1:钠的物理性质。教师:展示存放在试剂瓶中的金属钠,强调钠的取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用镊子夹取小块钠,用滤纸把表面的煤油吸干;将钠放在玻璃片上,用小刀切下绿豆粒大小的一块,剩余的钠放回原试剂瓶中。)提出问题:“观察到了什么实验现象 说明了什么 ”学生观察思考、表述现象、归纳性质:钠保存在煤油中、银白色金属、密度比水小、质软。实验探究2:钠与氧气在加热条件下的反应。实验过程:将一小块金属钠放在石棉网上加热。提出问题:“观察到了什么实验现象 得出什么样的结论 ”学生进行实验,观察、表述现象、归纳性质。(活泼性、熔点)教师讲解:钠与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淡黄色的过氧化钠,过氧化钠和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并会生成氧气,温度达到了棉花的着火点,棉花就燃烧起来了。学生书写钠与氧气分别在常温和加热条件下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教师强调化学反应条件对化学反应的影响。实验探究3:钠与水的反应。教师演示实验:向一支盛有水的烧杯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然后投入一小块黄豆粒大小的金属钠,观察实验现象。提出问题:“观察到了什么实验现象,有什么样的结论 ”学生进行实验,观察、表述现象、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教师讲解:实验现象可以归纳成五个字“浮、熔、游、响、红”,得出相应结论(钠的密度比水小,钠的熔点低,钠与水反应放出热量,反应放出气体,生成的物质呈碱性)。提出问题:“生成的气体是什么 如何验证生成的气体是氢气呢 ”引导学生从理论上进行分析并设计验证实验的实验方案。教师给出改进的实验装置和方案。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