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古代科举第十三名是什么

古代科举第十三名是什么

发表时间:2024-08-21 09:31:53 来源:网友投稿

古代科举第十三名是二甲进士。

我国科举制度建立于隋唐时期,到了宋朝逐渐完善,明清时期定型。在明清时期每三年进行一次科举,先在各省的省城举行乡试,考中者为举人,举人在第二年前往京城参加会试,考中者为贡士,之后贡士们再参加殿试,考中者为进士。进士分为三甲,一甲只有三名,也就是常说的状元、榜眼和探花,他们三人赐进士及第,是最高的出身,二甲一般为几十名,最多一百多名,一般称为二甲第某某名,二甲的赐进士出身,三甲一般一百多或二百多个,一般称三甲第某某名,赐同进士出身。殿试三甲的这三四百人,都可以说是进士,可以直接放官,每三年才取三百多进士,可以说这些人都是非常厉害的,在古代比考上清华北大的还厉害。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