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心理起源论的错误是什么

心理起源论的错误是什么

发表时间:2024-08-21 09:43:43 来源:网友投稿

否认了教育的生产性。

(一)本义教育起源论本义教育起源论有四种代表性观点:

1、生物起源论:认为教育是物种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人类和动物共有的本能行为。

2、心理起源论:教育最初起源于原始人类的那种具有教育意味的无意识模仿。

3、劳动起源论:劳动创造了人类和社会:劳动过程的复杂性要求通过教育把人类积累的经验传授给下一代,考古学和人类学研究证明:人类原始时代教育活动已经存在了,教育是一种永恒的社会现象。教育的心理起源论者避免了生物起源论的错误所在,提出模仿是教育起源的新说,有其合理的一面。模仿作为一种心理现象,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可视之为教育的诸种途径之一。但孟禄的错误在于他把全部教育都归之于无意识状态下产生的模仿行为,不懂得人之所以成为人是有意识的本质规定,不懂得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在意识支配下产生的目的性行为,因而,他的这种观点仍然是错误的。教育的生物起源论和心理起源论从不同角度揭示了教育的起源,但他们的共同缺陷是都否认了教育的社会属性和目的性,否认了教育是一种自觉有意识的活动,把动物本能和儿童无意识的模仿同有意识的教育混为一谈,因而都是不正确的。扩展资料:心理起源论是关于教育起源的学说。亦称“心理学的教育起源论”。美国孟禄首倡。他从心理学观点出发,认为生物起源论者忽视了人的心理与动物心理的本质区别。他根据原始社会尚无传授各项知识的教材和相应的教学方法,断定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在他所著的《教育史》(1925)中写道, 原始社会的教育“普遍采用的方法是简单的、无意识的模仿”,“原始社会只有最简单形式的教育。但是在早期阶段中,教育过程却具备了教育最高发展阶段中的所有基本特点”。即承认模仿既是最初的教育形式和手段,也是教育的本质。苏联米登斯基著《世界教育史》把上述观点概括为“心理学的教育起源论”,简称“心理起源论”。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心理起源论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