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沧浪亭是什么意思

沧浪亭是什么意思

发表时间:2024-08-21 10:13:44 来源:网友投稿

沧浪亭世界文化遗产,位于苏州市城南三元坊附近,在苏州现存诸园中历史最为悠久。

始建于北宋为文人苏舜钦的私人花园,称沧浪亭。沧浪亭占地面积08公顷。园内有一泓清水贯穿,波光倒影,景象万千。详细解释地理位置在江苏吴县城内郡学之南,钱氏广陵王元璙别圃,宋苏舜钦得之,筑亭曰沧浪,因作沧浪亭记,积水弥数十亩,旁有小山,高下曲折,与水相萦带,舜钦死,屡易主,绍兴时曾归韩世忠家,俗名韩王园,由元迤明,废为僧居,旧有飞虹桥、濯缨亭、清香馆、翠玲珑、瑶华境界诸胜,明归有光、清宋荦皆有记,至今为吴中胜境。在湖北阳新县放生池上,莲花弥望,夹堤皆垂柳,群山环列,有浮屠突兀在云烟紫翠间,记称江山之胜,颇似武林西湖。沧浪亭历史沧浪亭始为五代时吴越国广陵王钱元璙近戚中吴军节度使孙承祐的池馆。宋代著名诗人苏舜钦以四万贯钱买下废园,进行修筑,傍水造亭,因感于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题名沧浪亭,自号沧浪翁,并作《沧浪亭记》。欧阳修应邀作《沧浪亭》长诗,诗中以清风明月本无价,可惜只卖四万钱题咏此事。自此沧浪亭名声大振。苏氏之后沧浪亭几度荒废,南宋初年(12世纪初)一度为抗金名将韩世忠的宅第,清康熙三十五年(公元1696年)巡抚宋荦重建此园,把傍水亭子移建于山之巅,形成今天沧浪亭的布局基础,并以文征明隶书沧浪亭为匾额。清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再次重建,遂成今天之貌。沧浪亭虽因历代更迭有兴废,已非宋时初貌,但其古木苍老郁森,还一直保持旧时的风采,部分地反映出宋代园林的风格。沧浪亭景观踱步沧浪亭,未进园门便见一池绿水绕于园外,临水山石嶙峋,复廊蜿蜒如带,廊中的漏窗把园林内外山山水水融为一体。园内以山石为主景,山上古木参天,山下凿有水池,山水之间以一条曲折的复廊相连。沧浪亭外临清池,曲栏回廊,古树苍苍,垒叠湖石。人称千古沧浪水一涯,沧浪亭者,水之亭园也。沧浪亭主要景区以山林为核心,四周环列建筑,亭及依山起伏的长廊又利用园外的水画,通过复廊上的漏窗渗透作用,沟通园内、外的山、水,使水面、池岸、假山、亭榭融成一体。园中山上石径盘旋,古树葱茏,箬竹被覆,藤萝蔓挂,野卉丛生,朴素自然,景色苍润如真山野林。著名的沧浪亭即隐藏在山顶上,它高踞丘岭,飞檐凌空。亭的结构古雅,与整个园林的气氛相协调。亭四周环列有数百年树龄的高大乔木五、六株。亭上石额沧浪亭为俞樾所书。石柱上石刻对联: 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 上联选自欧阳修的《沧浪亭》诗中清风明月本无价,可惜只卖四万钱句,下联出于苏舜钦《过苏州》诗中绿杨白鹭俱自得,近水远山皆有情句。全园漏窗共108式,图案花纹变化式端,无一雷同,构作精巧,环山就有59个,在苏州古典水宅园中独树一帜。园中最大的主体建筑是假山东南部面阔三间的明道堂。明道堂取观听无邪,则道以明意为堂名。为明、清两代文人讲学之所。堂在假山、古木掩映下,屋宇宏敞,庄严肃穆。墙上悬有三块宋碑石刻拓片,分别是天文图,宋舆图和宋平江图(苏州城市图)。相传乾隆帝南巡时,曾召誉满江浙的苏州评弹艺人王周士于此堂内说书。堂南瑶华境界、印心石层、看山楼等几处轩亭都各擅其胜。折而向北有馆三间名翠玲珑,四周遍植翠竹,取日光穿竹翠玲珑意而为名。竹是沧浪亭自苏舜钦筑园以来的传统植物,亦是沧浪亭的特色之一。现植各类竹20余种。翠玲珑 馆连贯几间大小不一的旁室,使小馆曲折,绿意四周,前后芭蕉掩映,竹柏交翠,风乍起,万竿摇空,滴翠匀碧,沁人心脾。同翠玲珑相邻的是五百名贤祠,祠中三面粉壁上嵌594幅与苏州历史有关的人物平雕石像,为清代名家顾汀舟所刻。五百名贤只是取其整数而言。每五幅像合刻一石,上面刻传赞四句,从中可知这些古贤的概况,他们是从春秋至清朝约2500年间与苏州历史有关的人物。名贤中的绝大部分是吴人,也有外地来苏为官的名宦。名贤像多数临自古册,也有的来自名贤后裔,具有文献价值。园中西南有假山石洞,名印心石屋。山上有小楼名看山楼,登楼可览远近苏州风光。另外还有仰止亭和御碑亭等建筑与之映衬。沧浪亭著名的建筑还有观鱼处等。另有石刻34处,计700多方。沧浪亭环境从北门渡石桥入园,两翼修廊委蛇,中央山丘石土相间,林木森郁。沿西廊南行至西南小院,有枫杨数株大可合抱,巨干撑天,枝繁叶茂,院墙表面嵌有多幅雕砖,刻画历史人物故事。东侧为清香馆和五百名贤祠,祠建于道光七年,内壁嵌砌本地历代名人线刻肖像及小传数百方。再南有厅屋翠玲珑和看山楼,环境清幽。由此折东为明道堂一组庭院,此堂为园中最大建筑,格局严整。堂北山巅绿荫丛中,有石柱方亭名沧浪亭。下山有复廊景通内外,复廊外侧临水。还有小亭观鱼处和厅屋面水轩,可俯览园外水景。全园布局自然和谐,堪称构思巧妙、手法得宜的佳作。与狮子林、拙政园、留园列为苏州宋、元、明、清四大园林。此园数易其主,历经沧桑,但多是建物的倾毁修复,而园中假山,园外池水,大多保持旧观。全园景色简洁古朴,落落大方。不以工巧取胜,而以自然为美。所谓自然一是不矫揉造作,不妄加雕饰,不露斧凿痕迹;

二是表现得法,力求山水相宜,宛如自然风景。沧浪亭园外景色因水而起,园门北向而开,前有一道石桥,一湾池水由西向东,环园南去清晨夕暮,烟水弥漫,极富山岛水乡诗意。而园内布局以山为主,入门即见黄石为主,土石相间的假山,山上古木新枝,生机勃勃,翠竹摇影于其间,藤蔓垂挂于其上,自有一番山林野趣。建筑亦大多环山,并以长廊相接。但山无水则缺媚,水无山则少刚,遂沿池筑一复廊,蜿蜒曲折,既将临池而建的亭榭连成一片,不使孤单,又可通过复廊上一百余图案各异的漏窗两面观景,使园外之水与园内之山相映成趣、相得益彰,自然地融为一体,此可谓借景的典范。园内还有五百名贤祠,壁上嵌有五百余人像石刻,运刀细腻,颇值观赏。沧浪亭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2006年05月25日,沧浪亭作为元至清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沧浪亭诗歌水围墙 月漏窗折复廊 曲水流觞花雕梁 石刻像明道堂 墨润水乡水一涯千古沧浪 亭何傍翠色浓重无处扛 渗透窗 苍莽老树霜 绿枫杨观鱼塘 树色天光诗画舫 莫回望泪千行 碧波荡漾水一涯千古沧浪 亭何傍日光穿林竹杆黄 在水一方水一涯千古沧浪 亭何傍人生苦短似又长 伊人发苍水围墙 月漏窗折复廊 曲水流觞诗画舫 莫回望泪千行 碧波荡漾竹杆黄 在水一方似又长 伊人发苍配曲:林海《秋月夜》:http://v.kucom/show/WbTeka7OaDFvVT1Z.html旅游指南沧浪亭位于苏州城南沧浪亭路3号,与网师园相隔不远。公交1路、5路、29路、39路、101路、102路、103路、218路、261路、308路、309路、游2、游4、游5路均可到达。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