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书法创作中有哪些组合关系

书法创作中有哪些组合关系

发表时间:2024-08-21 15:40:15 来源:网友投稿

笔墨和空白是书法作品中很大的形式构成,它们都是相对独立的整体,各有各的造型和审美内涵。所以我的创作追求是:不仅关注点画和结体的造型,而且特别强调点画内、结体内、结体间、行列间以及作品周边空白的造型。

另一方面书法的形式是各种造型的组合关系。例如点画与点画的组合、结体与结体的组合、字组的组合、行的组合、区域的组合,直至笔墨与空白的组合等。这些组合从小到大,随着组合关系的不断扩大,审美内涵也逐渐丰富。书法作品中各种层次的组合都会带来新的审美内涵,系统论认为一加一大于二,整体大于局部之和,这种大于部分的审美内容就是由组合关系产生的。书法创作中组合关系是怎样产生的呢?

01/制造对比,强调对比关系。

对比是指点画形态的粗细长短、结体造型的大小正攲、书写速度的快慢疾涩、运笔变化的提按顿挫、整体布局的疏密虚实、用笔墨色的浓淡枯湿等一组组矛盾的对立。

对比是书法形式存在的基础,制造对比,就是创造形式。但对比不是书法创作的目标。所以不仅要强调对比,更需要注重对比后所产生的各种关系。强调对比不难,难的是更好地表现对比后所产生的关系。对比是形而下的范畴,不是有了对比就一定可以产生美妙的关系。一些低劣的书法作品中也不乏对比,但这种对比只有大与小、粗与细、长与短的区别,对立面之间比例失调,失去了可比性,因而也就失去了艺术性。

如果为对比而对比,或者缺乏对比的艺术自觉性,那么这种对比不会产生美感,这种对比是没有意义的。我们所要的对比,是反差强烈、关系、自然生动的对比。所以对比首先是对立,它把中和一分为二,通过对比求得;其次对比建立在对立统一的基础之上,只有相互依赖、依靠对方,才能表明自身价值。制造对比还要强调对比关系在对立与统一中的协调。

02/重在组合,强调组合关系。

善书者作品中无处不组合。组合是书法创作中极为普遍的规律,它包含点画组合、结体组合、组的组合、行的组合、列的组合、篇的组合,还有点画与结体的组合、结体与结体的组合、组与行的组合和行与行、列与列的组合等等。作品中所有元素都是造型元素,同时又都是组合元素。

一般地说组合分为竖向组合和横向组合。可调节字间距以构建竖向组合,调节行间距以构建横向组合。当字与字的间距小于字形结构内点画之间距离时,便将两字或数字连接起来,不分彼此,成为一个长短距离各异的组合。同理当行间距离模糊时,横向空间距离消失,从而使得横向连接成块和片的形态。

组合的审美价值很关键,它通过结体的组合变化,减少造型元素的单调重复,从而增加组合后新的造型元素的表现力。比如:创作一幅二十个字的斗方,通过组合连接,可能变为十五个字的空间,甚至个字的空间。组合后的字型不再是单一的方形,可以有方有圆、有大有小、有宽有窄等。这种创造性的组合关系,构成了艺术上的形式意味。

结体的组合是指字内的组合关系,比如对宽窄关系、长短关系、高低关系、上下左右关系的建构等。组的组合是指根据整体效果的需要,将字编成组,可以半个字一组、一个字一组,也可以三五个字或更多的字一组。行的组合是指行的长短、宽窄、疏密、断续。列的组合是指行间空白的块、面、方、圆及各种不规则的造型等。篇的组合是指整体的谋篇布局。

组合是手段不是目的;组合是过程,不是结果。但手段与目的、过程与结果都要服从于整体效果,即不仅要强调组合,而且要强调组合关系。书法作品的组合关系越多,内涵就越丰富,组合后对比反差越大,视觉效果就越强烈。但是这样一来,作品要想组合就比较困难。所以不能不系统化,将它们归并为形和势两大系列:粗细方圆、大小正侧、枯湿浓淡等为形,提按顿挫、轻重快慢、离合断续等为势。所以蔡邕说:阴阳既生,形势出焉。

自然万物千姿百态,归根到底是阴阳之间的对立统一;书法艺术千变万化,归根到底是形势之间的对立统一。形与势都以对方的存在为自己存在的前提。所有的形都是在运动中完成的,有一定的速度;所有的势都凝固在纸上,依赖一定的形。形必须靠势来激活,势必须靠形来显现。没有势的形是泥人木偶,没有形的势则根本就不存在。形与势的存在相辅相成,形与势的表现相映生辉。形势合一才能使书法艺术获得有血有肉的生命形象。

03/注重局部,强调整体效果。

鲁道夫阿恩海姆有句名言: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我们可以把部分理解为书法作品中的单元(当然也可以理解为点画、字或某一个区域)。按照阿恩海姆的理论,部分可分为真正的部分和非真正的部分。真正的部分是指整体情景中被分割的次整体部分;非真正的部分是指与有限的区域情景相联系的段落。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