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对辩证思维方法举例
1.归纳和演绎归纳:从个别到一般。
即从个别中归纳出一般原理。演绎:从一般到个别的方法。即从一般原理推理出个别结论。关系:个性和共性;特殊和普遍。归纳和演绎是两种方向相反的两种思维方式,两者互相依赖、互相渗透、互相促进。归纳是演绎的基础,作为演绎的一般原理往往是归纳出来的;演绎是归纳的前提,为归纳提供了理论指导。归纳虽然能够概括出同类事物的共性,但不能区分出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所以结论还不是十分可靠的,要用演绎来补充。演绎所依据的前提是事物的共性,但共性只是大致包含个性,个性也不能完全进入共性,从共性出发不能揭示个性的多方面属性,可见,归纳和演绎都具有局限性。
2. 分析和综合分析:在思维的过程中把认识的对象分为不同的组成部分、方面、特性等,对它们分别进行研究,认识事物的各个方面,从中找出基础、本质。综合:把分解出来的不同部分、方面按照客观的次序,结构组成一个整体,从而达到对事物整体的认识。关系:整体与部分、系统与要素的关系。分析与综合是方向相反的两种思维方式,互相联系、互相转化、互相促进。分析是综合的基础,没有分析就没有综合。综合是分析的成果,离开综合就没有科学的分析。
3. 抽象与具体是辩证思维的高级形式。抽象:对客观事物某一方面本质的概括或规定。具体分为感性具体和理性具体。感性具体: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具体。理性具体:在感性具体的基础上经过思维的分析与综合,达到对事物的多方面属性或本质的把握。认识的过程:感性具体—抽象—理性具体。最重要的是抽象—理性具体。以抽象为逻辑起点,通过各种逻辑中介,达到以思维(理性)具体为逻辑终点的运行过程。
4. 逻辑与历史逻辑:理性思维或抽象思维。以理论的形态反映客观事物的规律性。历史:有两层含义:
1、客观现实的历史发展过程。
2、人类认识的历史发展过程。真正科学的认识是现实历史发展的反映,要求思维的逻辑与历史的进程相一致。关系:历史是逻辑的基础和内容,逻辑是历史在理论上的再现。辨证思维方法渗透到现代科学技术的研究之中,离开辩证思维方法科学技术就寸步难行。辩证思维方法是实现经验知识向科学理论转化的必要工具,是沟通跨学科研究的必要桥梁。辩证思维方法为科学创新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动力。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使哲学思维与科学思维的结合日见重要。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