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国种桑灭国的典故
春秋时鲁国种桑而致灭国春秋战国时齐桓公要称霸,但鲁国梁国发展迅速,对霸主齐国构成威胁。
齐桓公问管仲:“有什么办法搞定这两个国家?”他想打仗又怕破了邻国,伤了自己,还会丢掉与另外大国之间的缓冲地带。管仲知道齐王的心思,说:“鲁梁的老百姓擅长织丝。请您和贵族们带头穿缟(是一种细白的生绢,生产地主要集中在鲁国曲阜,“鲁缟”之名由此而来)的衣物,号召齐国内的有钱的人家都去穿进口的缟衣。而且要限制国内工业不准生产。于是鲁梁地主肯定放弃农事,让农户产丝做缟衣。”齐桓公按计行事,一时间全国流行穿缟衣,在齐国缟的价格大涨。国家可以介入采购。于是鲁缟供不应求,价格猛增。鲁国百姓见织缟有利可图,便主动放弃了农事,一窝蜂的织起缟来。管仲向鲁梁的商人说:“你们给我贩来缟一千匹,我给你们三百斤黃金;贩来万匹,给金三千斤黃金。”一下就吸引了鲁、梁二国的商人都把缟运到齐国卖高价获取利润。鲁、梁两国财政收入大涨,仅从商人处收税就能满足国库开支。两国国君心里暗喜,纷纷鼓励国民产缟。一时间两国贵族生活富足无比。这样一来更给鲁国的织缟热情热加了催化剂。鲁国百姓见钱眼开,鲁庄公也贪图赋税,放任全国全力织缟,不再种粮食。于是鲁国上下呈现出一片“家家纺机响,户户织缟忙”的纺织狂潮。如此一来鲁国原本肥沃的田地都荒芜了。
13个月后,管仲派人到鲁梁国考察。发现鲁梁国非常制缟业繁荣。大批大批的车辆在不断运输出口到齐国的缟。管仲说:“可以收网干掉这两个国家了!”齐桓公大喜,忙问怎么做。管仲说:“我们贵族改穿帛衣(另外一种工艺的丝织品),全国不得穿缟,封闭商道海关,严禁与鲁梁国通商!”齐桓公答应照办。
10个月后管仲派人调查,鲁、梁两国农业已衰败,织缟又卖不掉,赋税绝收,两国老百姓陷入失业后的贫困中,并普遍缺粮。两国君只好令百姓返农。但为时已晚粮食不能在几个月内就恢复生产,饥饿的人民把种子也吃掉了,陷入恶性循环。于是鲁、梁谷价暴涨,鲁、梁的百姓从齐国买粮每石要花上千钱(走私),而齐国的粮价每石才十钱。
24个月后,鲁、梁国的百姓纷纷逃荒往齐国,十室六空。民间产业也被齐国商人垄断。
3年后,鲁、梁国成为齐国的军事附庸和经济殖民地,被迫屈服于了齐国。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