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秀才”最初的意思是

“秀才”最初的意思是

发表时间:2024-08-23 10:34:35 来源:网友投稿

秀才最初的意思:才之秀者,最开始出现于《管子·小匡》。

《管子·小匡》:“农之子常为农,朴野不慝,其秀才之能为士者,则足赖也。”尹知章注:“农人之子,有秀异之材可为士者,即所谓生而知之,不习而成者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吴廷尉 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汉荀悦《汉纪·武帝纪一》:“其秀才异等,太常以名闻;其下才不事学者,罢之。”秀才从汉朝以来成荐举人才的科目之一。亦曾作为学校生员的专称,现代也比喻知识量丰富的人。举士名目汉时开始与孝廉并为举士的科名,东汉时避光武帝刘秀讳改称“茂才”。秀才其他解释:

1. 元明以来用以称书生、读书人的一种称呼。

2. 明清两代生员的通称。

3. 一些成年人对学习较好学生的称呼。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