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eda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实验原理

eda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实验原理

发表时间:2024-08-23 19:50:46 来源:网友投稿

实验原理EDTA即乙二胺四乙酸H4Y(本身是四元酸),由于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通常把它制成二钠盐(Na2H2Y·2H2O),也称为EDTA或EDTA二钠盐。

EDTA相当于六元酸,在水中有六级离解平衡。与金属离子形成螯合物时,络合比皆为1:1。EDTA因常吸附0.3%的水分且其中含有少量杂质而不能直接配制标准溶液,通常先把EDTA配制所需要的大概浓度,然后用基准物质标定。标定EDTA的基准物质有纯的金属(>99.95%):如Cu、Zn、Ni、Pb,以及它们的氧化物,或某些盐类:如CaCO3、ZnSO4.7H2O、MgSO4.7H2O等。在选用纯金属做为标准物质时,应注意金属表面氧化膜的存在会带来标定时的误差,届时应将氧化膜用细砂纸擦去,或用稀酸把氧化膜溶掉,先用蒸馏水,再用乙醚或丙酮冲洗,于105℃的烘箱中烘干,冷却后再称重。显色原理:在络合滴定时,与金属离子生成有色络合物来指示滴定过程中金属离子浓度的变化。M+In←→MIn颜色甲颜色乙滴入EDTA后,金属离子逐步被络合,当达到反应化学计量点时,已与指示剂(In)络合的金属离子被EDTA夺出,释放出指示剂的颜色:MIn+Y←→MY+In颜色乙颜色甲指示剂变化的pMep应尽量与化学计量点的pMsp一致。金属离子指示剂一般为有机弱酸,存在着酸效应,要求显色灵敏,迅速,稳定。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