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西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历史背景

西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历史背景

发表时间:2024-08-24 04:25:35 来源:网友投稿

北京西山森林公园区域曾经满布“碉楼”。

清朝乾隆年间,四川西部大小金川一带的少数民族不服当朝统治,屡次发动叛乱。由于这些少数民族在驻扎的重要山道和各处隘口修建了众多碉楼,易守难攻,所以一开始,乾隆派去的清剿部队老是吃败仗。后来乾隆改变策略,在西山脚下建立了一支1000余人的特种部队,即健锐营,并修建68座碉楼进行实战训练。最后健锐营在平叛大小金川的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小金川平定以后,乾隆并没有解散健锐营,而是将其作为自己巡游保卫以及对外作战的重要力量,擢升的将军就有40多位。由此健锐营逐渐发展成清朝的一支重要武装力量,与圆明园护军营、蓝靛场的火器营并称为“京西外三营”,一直到满清统治结束后才自动解散。健锐营的碉楼有藏式和羌式,有死有活之分。八旗中每一旗建8座碉楼,其中有7座是死碉楼,1座是活碉楼。北京西山国家森林公园内的碉楼为羌式碉楼,是死碉楼,即内部砌成实心,只能从外部借助云梯攀爬的碉楼。有机会的话大家可以去看一看这些金川人建造的、乾隆帝称之为“不藉绳墨与规矩,能为百尺森岹峣”的建筑。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