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四年级下册第1课第1首古诗的四时的意思

四年级下册第1课第1首古诗的四时的意思

发表时间:2024-08-24 04:30:42 来源:网友投稿

四年级下册第1课中的第1首古诗是《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范成大所作,描写了乡村中不同季节、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景色和农事活动。在这首诗中“四时”指的是春、夏、秋、冬四个季节。这四个季节在诗中通过描绘不同的自然景象和农事活动来体现。春季诗人描绘了“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的景象。这是春季田园的典型画面,梅子金黄、杏子肥美,麦花雪白、菜花稀疏,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夏季诗人通过“日长篱落无人问,惟有蜻蜓蛱蝶飞”来描绘。夏季日长篱笆旁无人经过,只有蜻蜓和蝴蝶在飞舞,展现了田园的宁静与和谐。秋季诗人用“三衢道中绿树荫,衣裳尽日不妨人”来形容。这是秋季田园的景象,道路两旁绿树成荫,行人穿着轻薄的衣服,在树荫下悠闲地行走。冬季诗人则通过“未必柳条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长”来描绘。冬季的田园中,柳条虽然无法蘸到水面,但水中的柳影却似乎引导着它生长,展现了生命的顽强和坚韧。总体而言“四时”在这首诗中通过描绘不同季节的田园景象和农事活动,展现了乡村生活的美丽和丰富,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命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