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全文及解释
1.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解释]:人刚生下来都是善良的,只是在成长过程中面临不同的教育环境,性情也渐渐有了好坏之别。
2.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解释]: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所以教育孩子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一致。
3.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解释]:战国时期孟母三迁,就是为了给孟子一个好的学习环境。有一次孟子逃学,孟母就折断了织布机杼来教育孟子。
4.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解释]:五代时期燕山人窦禹钧教子有方,培养出来的五个儿子都很有成就,声名远扬。
5.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解释]:对待孩子,只是提供吃穿而不好好教育,是父母的过错;只提供教育而不严格要求,是老师的懒惰。
6.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解释]:小孩子不好好学习实在是不应该,如果一个人小时候不努力学习,那么到老的时候都很难有所作为。
7.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解释]:玉不打磨雕刻,就不会成为精美器物;人不努力学习,就不能明白礼义事理。
8.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解释]:做儿女的,从小时候就要亲近老师和朋友,以便从他们那里学习到许多为人处事的礼节和知识。
9.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解释]:东汉黄香,九岁时就知道孝敬父母,替父母暖被。孝顺生身父母,子女理当如此。
10.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解释]:东汉孔融,四岁时就知道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吃,这种尊敬和友爱兄长的道理,是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的。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