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诗词讲对仗,对仗是什么意思
对仗也就是对偶。
律诗颔联和颈联的各自出句和对句,规定必须字数相同,词性相同,结构相对称,意思相并列,相对或相反,这就是对仗。如:“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上面的“千寻”,“一片”是数量词相对,“铁锁”和“降幡”为名词性词组相并列。“沉”和“出”为动词相并列,“江”和“石”名词并列。“底”和“头“一下一上,方位性名词相对。
1. 工对,不仅词性,结构,字义相同或相列,相对,而且所咏事物细类也相类或相对。如:“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茅亭”和“药院”都是房子。“花”和“苔”都是植物,“影”和“纹”都是印迹。
2. 宽对,比较多的律诗的对仗,只是词性,结构相同,而所写的具体事物及其细类并不相对,这种对仗称为“宽对”,如:“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旧”和“乡”,“空”和“翻”,词性都不同,但这却是一首名篇。
3. 流水对,有些对仗出句意思并没有说完,从语法意义上说,还不能算是独立的句子,需要和对句和在一起,才能表达完整的意思。这种对仗就叫流水对。“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4. 借义对,请看“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就字面的意思来说出句中“寻常”即“平常”的意思,和对句中的“七十”并不能相对。但“寻常”还有一义,古代以八尺为“寻”,十六尺为“常”,借用这一义,就变为数量词,可以和“七十”相对了。
5. 谐音对:有的律诗,字意本不相对,但其中某一个字和另一个字同音或近音,这另一个字义相对,也可用来对仗。如:“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稀”“扫”和“稀”本不对仗,但“扫”与“少”近音,谐音。故借来对仗。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