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春江花月夜的思妇形象

春江花月夜的思妇形象

发表时间:2024-08-24 10:38:35 来源:网友投稿

一、借春江月夜之景,抒思妇羡艳之意在思妇眼中,春花是引人思念的原因,而江水、明月就是一对像自己与思念的人一样的相思“恋”人。

江水与明月虽然也有送有别——“但见长江送流水”,可是明月却能“滟滟随波千万里”,而且“何处春江无月明”。意思是“春江”随处都可以见到“明月”的丽影。怎能不让困守家中的思妇羡艳呢!特别是当思妇想到“共潮生”的“明月”,能像“人生代代无穷已”那样永世伴随着“江水”,真正的白头偕老时,那心中的惆怅、思念怎得平息啊?所以诗人用“青枫浦上不胜愁”,恰到好处的点示出思妇面对此时此景的心情,又与开篇相照应,转而引出下文倾诉思妇思念远行在外的亲人的无可排解的悲情。

二、借花鸟鱼龙之恋,衬孤寂思念之情以景衬情的方法,是中国古代文学描写的经典方法之一。但是《春江花月夜》的衬托却更加巧妙。首先把天下“今夜扁舟子”和“相思明月楼”作为类比的大背景展示出来,那意思是,明月之夜天下皆离情,何况“我”呢?接着把江畔神交之月引到楼上,用特写镜头“月徘徊”、“ 妆镜台”、“ 卷不去”、“拂还来”,层层衬托思念之切、之苦,表达思妇希望能像“滟滟随波”那样“愿逐月华流照君”;再接着借“鸿雁”不达、“鱼龙”难遂的形象描写,表达思妇梦中落花、春半无还的等待之杳、之渺;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