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支模专家论证需要注意哪些重点
1、明确承插型盘扣钢管架的生产厂家,并将其产品企业标准、使用说明、检测报告与技术鉴定等作为方案附件,进场构配件必须完全满足JGJ231-2021规程与厂家产品标准,并按厂家技术标准与使用说明书进一步完善支架细部的节点构造大样,现场抽样检测。
完善工程建设相关方信息(包括相关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书、特种作业资格证书复印件作为方案附件)。
2、根据本次评审会中经各方讨论同意的上栏方案概述中的搭设参数及现场实际,梁板重新分类、验算复核。方案中前后文描述应一致,计算书中木方的抗弯及抗剪强度设计值取值应统一(抗弯强度设计值宜取13N/mm2、抗剪强度设计值1.4N/mm2),梁下横距及纵距按盘扣架横杆模数配置(严禁扣件连接混搭),主次楞按多跨连续梁验算,梁两侧立杆升至板底,梁板共用且木方平行于梁跨方向时,横向布置的主楞应按单钢管、双扣件节点验算,梁底正中多排立杆(2排立杆以上)顶部主楞为双钢管、可调托撑节点。
3、高支模区域应确保下面不少于2层支撑系统不拆除,高支模区域要求梁、板下的立杆间距互成模数,立杆纵横成行。各区域高支模体系的高宽比应控制≤3。高度大于6米的高支模区域宜先浇筑柱、墙等竖向结构的混凝士,再施工梁、板结构混凝土。竖向构件浇筑混凝士的速度应控制在≤1.5mh (梁砼1.Om/h)。地下室顶板窄高粱(高低跨位置)分层浇筑(或不留施工缝,浇筑时间间隔2~3小时),电梯井门洞顶LL梁与剪力墙整体考虑模板加固。高度大于1500的梁应有保证梁侧模的稳定性措施。
4、超高部位高支模,为连廊、架空层等部位,为解决高宽比>3的情况,采用抱箍、连墙杆、内外立杆拉通等措施。优化模板架与外架的立杆、横杆的布置,支设模板和外侧防护架的立杆间距尽量互成模数,立杆纵横成行。梁、板支撑体系应与已经施工完成的结构柱采用钢管抱箍、拉顶措施竖向@≯3.0m,每层结构梁预埋连墙杆水平间距@≯3.6m,确保高支模体系的整体稳定性。
5、本工程室外坡道位置,立杆支承面或立杆顶部为斜板时,沿坡向增设一道扫地杆或扫天杆,立杆底或顶部增设防滑措施。盘扣架支架竖向斜杆与水平剪刀撑布置等构造措施严格按JGJ/T231-2021现行标准的相关规定执行,补充完善盘扣架构造措施及高大模板的支架平面、剖面的完整排布图。
6、完善模架施工部位人员上下、水平通道与操作平台,水平、临边的防护措施、用电防火与防雷接地措施,确保满足相关安全规范与现场环境要求。针对性阐述各个高大模板部位的砼浇筑流程及与支架稳定性相关的操作要点,补充浇筑路线图、浇筑设备布置图,应明确布料机站位图与支架加固措施。当天泵浇筑时其作业半径满足要求,站位点平整坚实,支腿完全伸出,地基承载力满足要求(下垫路基箱、方木等)且排水措施完善。
7、鉴于盘扣钢管架水平杆长度受模数限制,当梁下立杆不能以梁竖向中线为对称轴两侧均分布置时,须在梁底增设盘扣式钢管立杆和配套水平杆调节搭设,以保证梁下支模体系受荷均匀,梁下所有立杆应与板下立杆水平杆拉通,如立杆沿梁长方向纵距为600时,及对于非正交布置、斜向布置的梁板,采用横杆与板下盘扣式钢管支撑架用扣件连接成整体。完善验收要求(包括验收标准、验收程序、验收内容、验收人员等)。
8、按本工程实际,完善危险因素分析、识别和评估,细化安全技术保障措施及施工过程中的应急救援预案与监测监控措施。补充台风、雨季、夏季高温等季节性施工措施及防疫方案。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