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18世纪的文学主要有什么

18世纪的文学主要有什么

发表时间:2024-08-24 17:28:11 来源:网友投稿

18世纪英国文学 鲜明特点:写实小说兴起,菲尔丁等写实长篇小说,代表最高成就。

1.丹尼尔·笛福( 1660—1731)英国写实小说的奠基人,政治倾向上属于温和派《鲁滨孙漂流记》(1719)是他发表的第一部小说。以后 10年间,他又创作了《辛格尔顿船长》( 1720)、《摩尔·弗兰德斯》( 1722)、《杰克上校》( 1722)、《罗克萨娜》( 1724)等长篇小说。明显继承了流浪汉小说的传统,擅长写一些出身低微的小人物靠个人奋斗在逆境中不择手段地获取成功的故事。为了塑造这个人物,笛福用了全新的写作方法:一是对小说的情节、环境及所涉及的生产和生活资料等进行了严格精细的挑选,凡与鲁滨孙航海冒险及创造奇迹的关系不大的一律排除;二是小说充满了行动,但它们服从于鲁滨孙生存斗争的情节需要。小说采用人物自述的手法,使读者感到亲切,但结构比较简单,表现出英国写实长篇小说发展初期的不足。

2. 约拿旦·斯威夫特( 1667—1745)激进的民主派撰写大量抨击当局的政论性文章善于把很平常的生活素材写成出色的讽刺作品,而讽刺的矛头主要指向上层人物和社会弊端。代表作《格列佛游记》( 1726)共分四卷,采用游记形式,写为人坦率、单纯正直的外科医生格列佛航海飘流到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智马国的奇异经历。从表面上看这是一部幻想丰富、诙谐有趣的儿童读物,实质上它是一部极富战斗性的讽刺作品——英国乃至欧洲的政治阴谋、宫廷诡计、党派之争、侵略扩张等均在作家刀笔杀伐的范围之内。在艺术上斯威夫特继承了文艺复兴巨匠拉伯雷的讽刺传统,发展成为反语、夸张、对比等多彩的讽刺手法,使作品更具战斗性。

18世纪 40年代后,随着资本主义生活方式的稳定,小说的题材也发生了变化——由资产者之发家史、奋斗史转变为日常家庭生活和下层民众。首先引起这种变化的是3.塞缪尔·理查逊( 1689—1761)18世纪 40年代后,随着资本主义生活方式的稳定,小说的题材由资产者之发家史、奋斗史转变为日常家庭生活和下层民众。小说多涉爱情、婚姻、家庭问题,往往带有感伤情调。尤其擅长在作品中对人物心理和行为动机进行细致深入的分析,并将这种分析与社会环境的描写相结合。书信体小说《帕美拉》( 1740—1741)和《克莱丽莎》( 1747—1748)在英国流行一时。

4. 亨利·菲尔丁( 1707—1754)具有激进民主主义思想作家早年致力于戏剧,后专攻小说—两方面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长篇小说代表着英国启蒙时期写实小说的最高成就,并且对英国乃至欧洲 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产生过很大影响。主要有 4部,分别是《约瑟夫·安德鲁斯传》( 1742)、《大伟人江奈生·魏尔德传》( 1743)、《汤姆·琼斯》( 1749)和《阿米莉亚》( 1751)。《汤姆·琼斯》近百万言,男女主人公的恋爱波折,全景式地反映了英国社会生活:小说描绘了从乡村到城市、从家庭到社会、从平民到政客的一幅幅丰富多彩的生活画面。小说人物性格丰富复杂,通过诸多人物之间的复杂关系,揭示了人的社会地位与人性之间的冲突,批判了庄园主和资产阶级婚姻中的金钱门第观念及唯利是图的本质,揭露了当时社会现实的黑暗。小说情节丰富、悬念迭起、故事性强,最突出的艺术特点在于作家忠实于自己“严格模仿自然”的原则,以讽刺手法喜剧式地描写现实生活的本来面目。菲尔丁自己将这种用幽默、讽刺笔法书写普通人真实生活的文本命名为“散文滑稽史诗”。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