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才中学的陶行知与育才
陶行知原名文浚,1891年10月18日出生于安徽省歙县黄潭源村,起初因相信中国古代哲学家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学说,改名为知行,后来认识到“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道理,再次改名为行知。1914年举债远赴美国留学,先在依利诺大学学市政,获政治硕士学位,后在哥伦比亚大学研究教育,获“都市学务总监资格文凭”,1917年回国,先后创办晓庄师范(1927年初,南京),开展“科学下嫁”活动(1931春),创办山海工学团(1932年10月,上海),以国民外交使节身份出访欧美亚非26个国家,出席世界和平大会、世界新教育会议、世界反法西斯侵略大会等(1936年7月至1938年8月)。在创办晓庄师范的过程中,陶先生逐步形成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体系。在创办育才学校的过程中,生活教育理论逐渐走向成熟。1939年陶先生来到重庆,7月20日在合川草街镇凤凰山上创办了育才学校。他从各个保育院收留的十五省流亡到后方的难童中,择优录取了具有特殊才能的六至十五岁的孩子150多人入学,培养抗战建国人才。他因材施教既重视普修课又重视特休课,他尤其注重给学生以特殊才能的教育,鼓励学生创造性的学习,使学生对人生各方面的关系和宇宙人类的历史发展取得更多的知识,要求学生在集体生活中培养集体主义精神,鼓励师生共同创造健康之堡垒、艺术之环境、生活之园地、学术之气候和真善美之人格。陶先生要求育才学校的老师“要为整个民族利益来造就人才,要引导学生们团结起来做追求真理的小学生,团结起来做自觉觉人的小先生,团结起来做手脑双挥的小工人,团结起来做反抗侵略的小战士”,明确指出育才学校不是培养“人上人”,而是培养“人中人”,孩子们都从老百姓中来,还要回到老百姓中去。陶先生在育才设立了音乐、戏剧、绘画、文学、社会、自然等6个组,并亲自选聘了当时聚在陪都的一些著名专家学者到育才任教,如著名诗人艾青、音乐家贺绿汀、历史学家翦伯赞、戏剧家章泯、美术家陈烟桥、张望、舞蹈家戴爱莲等。学校的创办得到了以周恩来同志为首的中共中央南方局的重视和支持。周恩来同志曾亲自到育才看望全校师生,并题词“一代胜似一代”。育才成为重庆当时最具活力的学校。继承、发展、创造——育才的永恒主题六十余年风云变幻,六十余年不懈发展。建国之初学校迁移到重庆市九龙坡区谢家湾,逐步发展成为今天的育才中学。如今的育才人,遵循着“继承、发展、创造”的教育主题,秉承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追寻着我们的教育之梦!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