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唐朝时期科举考试制度是如何完善的

唐朝时期科举考试制度是如何完善的

发表时间:2024-08-31 22:16:58 来源:网友投稿

隋朝的建立了科举制度的大体构造,唐朝进一步的完善和补充。

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四月,诏令文武官员有职事者可以“孝悌有闻”“德行敦厚”“结义可称”“操履清洁”“强毅正直”“执宪不饶”“学业优敏”“文才秀美”“才堪将略”“膂力骄壮”等10科举人。进士二科并以“试策”取士,这标志着科举制正式诞生了。

唐朝的帝王承袭了隋朝传下来的人才选拔制度,并做了进一步的完善。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是完善科举制的关键人物。在唐朝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常科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其中明法、明算、明字等科,不为人重视。俊士等科不经常举行,秀才一科,在唐初要求很高,后来渐废。所以明经、进士两科便成为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进士考时务策和诗赋、文章,明经考时务策与经义;前者难,后者易)。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