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学校的学生会那么恶心
而如今有一部分大学的学生会确实变了味,可能已经忘了他们的职责,忘了该组织成立的初衷。
比如最近上了热搜的某职业学校学生会。
类似的“热搜”还有不少。
比如成都某高校,因为学生会成员(干事)祁某在群里@了学生会主席,并且叫了一声学长,然后被怼你不配。
“杨主席是你们可以直接@的吗?现在你是在叫学长?我不想看见第二次。”
说实话第一次看到这个群聊天记录,只感到“害怕”。
这只是一所大学的学生会,并没有什么实权,都如此“等级森严”,“官架子”如此之大,拿着鸡毛当令箭。
这如果将来到了社会上,参加了工作,有了职位,拥有了一些权力,那将会是什么后果?真的不敢想象。
为此官方也发文进行了批评。
比如共青团中央官方曾发文表示:“在学生组织里,学长是比主席更好的称呼”。
可见这种风气已经在不少高校学生会中形成了。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问题的根源在于学校的管理上
某些大学的学生会,能够变味,其实与学校有很大关系。
学校管理出了问题,可能才是导致出现以上这一系列问题的根本原因。
有些学校虽然教学不行,但整出各种乱七八糟,不人道的规整制度很在行。
比如查寝室,一天至少三次,被子必须叠成豆腐块,床单不能有褶皱,桌子上不能放东西,水杯都不行(要桌子干嘛?),垃圾桶里不能有垃圾(要垃圾桶干嘛?)。
还比如每天早上要跑操,你跑操就跑操,锻炼身体也情有可原,但是,让学生不能戴口罩,不能戴围巾,然后在零下二三十度的大冬天,在操场站半个小时,却只跑十分钟,意义何在?
类似的“奇葩”规定还有很多。
而这些规定无疑给了学生会拿着鸡毛当令箭的机会,因为,学校老师不可能亲自干这些事吧,怎么办呢?
都交给学生会去做吧!
于是就有了前面列举的种种恶行。
并且这种恶行还会经过一届又一届学生会传承下去,久而久之,变成了“官威十足”,“等级森严”的组织,已经不再是学生会。
所以说还是希望学校能够将其主要职责放在教书育人上,如果,学生上大学像“改造”一样,那肯定是有问题的。
那么大一新生还要不要加入学生会?
要不要加入学生会?给你3点建议
1、在我们决定要不要加入学生会之前,需要先对其做一个了解。
如果你所在学校学生会的“风评”没有那么好,比如,像以上这几所上过“热搜”的大学学生会,经常拿着鸡毛当令箭,骑在学生头上作威作福。
对于这种学生会,还是不要加了。
真是“百害而无一利”,如果在大学就沾染上这种“官僚气息”,绝对不是一件好事。
因为等你出了学校,踏入社会以后,再回头去看自己曾经的所作所为,那是真的既尴尬又幼稚,有一种“小丑”竟然是自己的感觉。
2、尽可能加入校学生会
通过上热搜的学生会,我们还能发现一个现象,那就是级别越低的学生会组织,越乌烟瘴气。
比如学院一级,学工部一级的。
因为这些学生会组织不容易受到学校的直接监管,可能只听命于辅导员。
而学校学生会,直接受到学校的监管,会显得正式很多,也更能够锻炼人。
所以说建议尽可能加入校级学生会,不要加入级别太低的学生会组织。
不过竞争可能也会非常激烈,需要提前做好充足的准备。
3、不一定非要加学生会,社团可能更适合你,也能锻炼人。
相比学生会的“乌烟瘴气”,一些社团的氛围就要好很多。
特别是一些学习类的社团,真的非常不错,既能锻炼人,还能够学到知识,掌握一些技能。
比如演讲辩论社团、英语社团……。
特别像演讲辩论社团,真的特别能锻炼我们的口才与演讲能力,这对今后的工作会有非常大的帮助。
所以说在大学里锻炼人的渠道很多,真的不一定非要加入学生会。
最后学长还想告诉大家的是,即使是上了大学,依旧是成绩好才是王道,其他一切都是浮云。
靠投机取巧拍马屁得来的东西,迟早还是要还回去的。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